[发明专利]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1102.X | 申请日: | 200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绿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斯达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4B33/34;C04B103/6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浔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陶瓷 抗菌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造领域的抗菌添加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陶瓷煅烧过程中,在釉水中加入抗菌添加剂目的是使卫生洁具具有杀菌作用,能够防止疾病通过洁具传播。普通高温陶瓷纳米添加剂只能杀灭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白念珠球菌的能力较差;此外,在传统工艺下,添加剂中的银离子不耐高温,煅烧易银挥发,加入纳米银后,釉面烧制易发黑;传统纳米抗菌技术需二次施釉,间接烧制的釉面强度差,而且费时、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接触性疾病的传染、不影响釉面烧制质量的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5份氯化锌溶解在20份水中,然后加入0.1~1份硝酸银,搅拌均匀。
(2)加入0.5~1份硫酸氧钛及适量硝酸银溶液。
(3)用草酸溶液将上述溶液置换形成草酸金属盐络合物。
(4)将上述草酸金属盐络合物洗涤至PH=5~6。
(5)在窑中以420℃~600℃,焙烧6个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1)在釉水中加入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添加剂占釉水总重量的2%~3%。
(2)釉面经1000℃~1400℃烧制。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抗菌添加剂在高温时生成了钠米银与氧化锌及其它贵金属的合金,加入了本抗菌添加剂的釉水煅烧后,仍有一定数量的纳米银存在,改变在传统工艺下银离子不耐高温煅烧易银挥发的现象;普通高温陶瓷纳米添加剂只能杀灭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白念珠球菌的能力较差,本发明对抑制白念珠菌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性病、皮肤病及其他接触性疾病的传染;本添加剂加入各种釉水中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釉面色泽仍然洁白圆润,不会出现加入纳米银釉面烧制发黑的现象;本抗菌剂可以与釉水直接共混,进行一次施釉,直接煅烧,强度高,操作简单,改变了其他纳米抗菌技术需二次施釉,间接烧制强度差而造成费时耗能的问题;添加本抗菌剂的陶瓷釉面具有长效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5克氯化锌溶解在20克水中,然后加入0.1~1克硝酸银,搅拌均匀。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5~1克硫酸氧钛并加入1~5克饱和硝酸银溶液。
(3)用草酸溶液将上述溶液置换形成草酸金属盐络合物。
(4)将上述草酸金属盐络合物洗涤至PH=5~6。
(5)在窑中以420℃~600℃,焙烧6个小时。
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1)在100克釉水中加入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2~3克。
(2)釉面经1300℃烧制。
银系纳米陶瓷釉水抗菌添加剂选择以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为主要原材料,加入纳米氧化钛、贵金属钯等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将纳米银接枝到纳米氧化锌的表面,用纳米氧化锌包裹纳米银,使二者的性能均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在高温状况下,部分银形成了以银锌为主体的多种金属合金体,提高了银离子在高温下的保留数量。制备抗菌釉水时按总比例添加2-3%抗菌剂,釉面经过1300℃烧制后,对烧成的釉面进行表面性能检验及物理力学检验,抗菌添加剂对釉面表面物理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表面化学性能检测发现明显含有银离子;通过抗菌性能测试,本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均在99.9%以上,对白色念珠菌抗菌率可达99%,并且同一样品反复试验抗菌效率不会降低。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添加剂,应用后能防止大多数性病、接触性皮肤病等其他疾病的传染,在陶瓷卫生洁具以及医用陶瓷方面存在广泛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斯达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斯达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家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