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线虫、土传病害的农药胶囊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0985.2 | 申请日: | 200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坳程;王秋霞;郭美霞;陶俊德;宋兆欣;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29/02;A01P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9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线虫 病害 农药 胶囊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化合物1,3-二氯丙稀(通用名为1,3-dichloropropene,化学 式C3H4Cl2)防治蔬菜、草莓、花卉、瓜类等保护地等作物上的根结线虫及其它 土壤线虫,该化合物对土传病原菌镰刀菌(Fusarium spp)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对腐霉(Pythium spp.)、疫霉(Phytophthora spp.)属等土传病原菌也有一定的 防治效果。具体做法是将该化合物加工制成胶囊剂型,用于田间使用。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由土壤中存活的病原物侵染,所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在蔬菜、 瓜果、观赏类植物、林木上发生严重,尤其在保护地作物上危害严重。近年来,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温室保护地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保护地 蔬菜面积200万公顷。而保护地栽培作为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发展,栽培的作物也将由当前 的蔬菜、草莓向花卉、瓜果、苗圃、中草药等方向发展。温室大棚的发展也为土 传病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栽培3-5年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随 着温室大棚栽培继续扩大和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土传病害的问题越来越突 出。
传统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有抗病育种、嫁接、实行轮作、深翻、换土、化 学农药灌根等。但由于土地有限和实行集约化种植,轮作很难实施。抗多种土传 病害的品种和砧木很难培育。深翻和换土在经济上不可行。化学农药灌根效果有 限,并且需要大量的药剂,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和地下水污染。当前最有效的方 法是用溴甲烷(methyl bromide)土壤熏蒸消毒,该技术能很好地消灭土壤中的 线虫、真菌、害虫、杂草等,作物增产显著,生产中深受农民欢迎。但是由于甲 基溴破坏臭氧层物质,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受控物质,在2015年将禁止使 用。所以尽快研究寻找甲基溴土壤熏蒸消毒替代技术,便成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生 产中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经过实验得出:1,3-二氯丙稀对土壤中线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对土传病 害的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3-二氯丙稀的传统制剂为乳油,施用不方便,同 时由于1,3-二氯丙稀挥发性极强,施用时对环境污染大,影响施药人员和周围 居民的身体健康。本发明将1,3-二氯丙稀制成胶囊制剂,可便于农民安全使用, 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线虫、土传病害化合物的胶囊制剂加工 技术,其特征在于:(a)农药有效成份为1,3-二氯丙稀(通用名为 1,3-dichloropropene,化学式C3H4Cl2),重量百分含量为80%-95%;(b)胶囊包 衣材料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明胶、阿拉伯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的混 合物,重量百分含量为1%-20%,重量百分含量为1%-20%;(c)胶囊的形状为 圆形、橄榄形、椭圆形,其大小为0.5-2cm3,单个胶囊重量为0.2-5g。
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把制备原药装入制粒机,然后用准备好的包 衣材料按照设计好的胶囊重量制粒,接着干燥固化、质检、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予以进一步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仅仅限定在下述实施例的范围。
实施例子
a.98%农药原药A0.8921克,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明胶、阿拉伯 胶单一或混合物0.2031克。按图1生产工艺流程可加工成1,3-二氯丙稀胶囊。
附件一:
1,3—二氯丙稀胶囊制剂对土壤线虫和病原菌毒力测定结果
1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河北固安的叶菜类大棚进行,设置以下5个试验处理:
A. 1,3—二氯丙稀胶囊8.4g/m2
B. 1,3—二氯丙稀胶囊16.8g/m2
C. 1,3—二氯丙稀注射8.4g/m2
D. 1,3—二氯丙稀注射16.8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田复合除草剂
- 下一篇:DVB系统中业务播发参数自动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