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高渗透阻隔性之改性聚酰胺组成物及该对象之制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0807.X | 申请日: | 200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涛;蔡芳昌;张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包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2 | 分类号: | C08L23/02;C08J5/00;C08L77/00;C08L23/08;C08L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43303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阻隔 改性 聚酰胺 组成 对象 制法 | ||
1.一种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由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 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组成;所述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 乙烯醇均聚物的重量比例为:50~96∶40~3∶10~1,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包含重量比例为57~97∶40~3的聚酰胺和相容剂先 质,所述的聚酰胺为脂肪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 相容剂先质为烷羧基化聚烯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的重量比例为:70~95∶20~4∶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所述的聚烯烃选自下列 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 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α-烯烃均聚物或者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 下列方法制备的:
a)称取重量比例为57~97∶40~3∶3~0.01的聚酰胺、相容剂先质和自 由基引发剂;
b)在150℃~290℃混合1分钟~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所述的步骤a)中聚酰 胺、相容剂先质和自由基引发剂的重量比例为70~95∶30~5∶3~0.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剂选 自下列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过氧化物、偶氮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引发剂的含 硫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所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 物或乙烯醇均聚物中乙烯组分的摩尔百分率为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乙烯-乙烯醇 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中乙烯组分的摩尔百分率为0%~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乙烯-乙烯醇 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中乙烯组分的摩尔百分率为0%~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乙烯-乙烯 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中乙烯组分的摩尔百分率为0%~27%,熔融指数为 2~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中,改性聚酰胺和聚 烯烃的熔融粘度比为0.6~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其中,改性聚酰胺和 聚烯烃的熔融粘度比为0.8~1.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阻隔性组合物,包含惰性添加剂或者惰 性填料。
14.一种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的组 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聚酰胺、相容剂先质和自由基引发剂进行反应制备改性聚酰胺,所 述的改性聚酰胺包含重量比例为57~97∶40~3的聚酰胺和相容剂先质,所 述的聚酰胺为脂肪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相容剂 先质为烷羧基化聚烯烃;
b)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聚酰胺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进 行混合制备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的组合物;
c)将步骤b)制得的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的 组合物与聚烯烃进行混合,制备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 乙烯醇均聚物的组合物;所述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 烯醇均聚物的重量比例为:50~96∶40~3∶10~1;
d):利用成型方法将步骤c)制备的聚烯烃、改性聚酰胺和乙烯-乙烯醇 共聚物或乙烯醇均聚物的组合物制造成型制件;所述的成型方法为下列中的 至少一种:积层法吹塑成型、共挤出铸膜成型、共挤出吹塑成型、平板压制 成型、中空吹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包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包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