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性优良的树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0253.3 | 申请日: | 200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和之;大永崇;藤城敏史;森本英树;小幡勤;铃木正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其尔 |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C08L53/00;B29C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印性 优良 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是2004年12月17日申请的发明名称为“转印性优良的树脂组合物”的第200480005658.6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微型机械开关元件;微型光学、微型流体、微型化学反应装置等的功能元件;血液流动性测定装置的毛细管模;微型生物反应器;微孔阵列板;微型注射器;微型树脂制吸移管尖管;其它的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生物学领域中的微型部件(以下称为“微型部件”)及其应用品的树脂组合物,特别是涉及适用于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这些微型部件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微孔阵列板等需要有微小凹部的微型部件由硅单晶制造,其通过蚀刻法形成微小的凹凸图案形状。
采用这种方法时,存在材料成本高、且制作时间长的问题。
而且,次品生成率也高,存在由于所形成的微小凹凸图案形状参差不齐而引起试验精确度下降的可能性。
并且,由于这些微型部件的单价高,试验结束后必须进行清洗再利用,存在由于洗涤不充分而使试验精确度下降的可能性。
此外,在细胞水平的检验和分析时,从如图3的显微镜放大照片所示的微孔阵列板的特定微孔(微孔直径约为10μm,微孔中心距为20μm)中逐个地吸取被容纳的直径约为10μm的淋巴球,并将该淋巴球注入另一容器中,需要有作为毛细管的吸移管尖管。
1个淋巴球的体积约为1皮可升(pl),作为如此微小容量、微小直径的细胞或试验液毛细管(吸移管尖管),其容量必需达到几十皮可升的级别,目前存在如下的毛细管。
作为能够取1个细胞的内径为约15μm级别的管嘴,现有技术存在玻璃制的毛细管。
但是,其存在如下问题。
玻璃制毛细管由于缺乏刚性,对于手工显微操作的细胞操作倒不成问题,但是当进行机械地高速收集细胞时,毛细管(特别是管嘴顶端部位)因振动而难以静止不动,不能进行精确的细胞收集操作等。
玻璃制的毛细管强度不够大,与细胞板(例如微孔阵列板)接触·碰撞时,不管什么细胞板材料,毛细管都会破损。
当机械地安装采取细胞的管嘴进行自动连续地采取细胞时,管嘴的孔必需高精度地位于管嘴的中心部位。
玻璃制的毛细管要制作如此高精度的形状非常困难。
处理人的生物体内物质的吸移管尖管等采取细胞的管嘴,在废弃时,作为医疗废弃物需要严格的处理。
玻璃制的毛细管容易损坏,并且,损坏的毛细管很危险。
同样地,作为能够取1个细胞的内径为约15μm级别的管嘴,现有技术还有人造红宝石制的管嘴。
但是,其也存在如下问题。
人造红宝石制的管嘴最后的表面抛光必需由高级技工进行手工操作,每根需要5~10万日元的高价格,并且大量生产非常困难。
取细胞的管嘴用于处理人的生物体内物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生物危害(生物污染)和回收样品的污染,需要在无菌的状态下供给消毒灭菌的管嘴,并且每个样品都需要更换,因此需要开发能够低成本大量生产的管嘴。
处理人的生物体内物质的采取细胞的管嘴,在废弃时,作为医疗废弃物需要严格的处理。
人造红宝石制的管嘴,不能进行高强度的操作,并且顶端很细,因而危险性也大。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微型部件,则可以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微型部件,可以将制造成本控制得很低,微型部件使用后即可废弃,避免了因洗涤不充分导致试验精确度下降的可能性。
着眼于这种注塑成型法的优点,进行了各种试验。
在制造需要有微小凹凸的微型部件时,以前是在模具的型腔内安装具有微小凹凸图案形状的压模,在高温高压下注射熔融树脂,使其冷却固化后取出来,取出的树脂板上转印有由压模形成的精细加工。
这里使用的压模为硅制母板或镍电铸母板。注射的树脂为常用的热塑性树脂,具体地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或高流动性的聚碳酸酯。
为了使压模的精细加工能够转印到最深部位,通常使用流动特性良好的树脂,将注射时的温度和压力设置得非常高。
但是,迄今为止,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法转印的制品,其形状的凹凸极限为0.2~0.3mm,使用MI20(g/10分钟)的材料,注射压力需要200~250MPa。
根据实用新型公开昭53-35584号公报,内径为0.60~2.00mm的细管已是公知的,现在可以成型至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其尔,未经株式会社利其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防护复合涂层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