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制造方法及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0034.5 | 申请日: | 200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蔡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乃成 |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V23/00;H01L23/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条内管 制造 方法 及其 结构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制造方法,系利用治具来制造,该治具设有至少二导线位置,以及等距或非等距地设置有多个晶片位置,该方法包含:
将各正极导线与各负极导线分置于治具上的导线位置;
将各裸晶片分置于治具上的晶片位置,并使裸晶片负极端与正极端分别与正负极导线作一电性接触;以及,
利用绝缘封胶直接将正极导线、负极导线以及裸晶片封装为一细长的灯条内管。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未与裸晶片接触部分系涂布有绝缘胶。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线与裸晶片的正极端、负极端系采用金属丝连接及/或以直接接触方式来产生形成电性连接。
4.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结构,包含:
至少一对正负极导线,系互为平行地或是相互缠绕地设置;
至少一裸晶片,其具有正极端及负极端,并分别与该正负极导线作一电性接触;以及,
一绝缘封胶,系将所述导线及各裸晶片包覆为一细长的灯条内管。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未与裸晶片接触部分涂布有绝缘胶。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线与裸晶片的正极端、负极端采用金属丝及/或直接接触来产生电性连接。
7.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裸晶片为数个相同及/或不同类型的裸晶片且对应地具有数对该正负极导线,分别提供不同电流规格予不同类型的裸晶片。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灯条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对正负极导线间设有至少一电流切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乃成,未经蔡乃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0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温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 下一篇:以液氨为原料的氨气供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