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胎圈结构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0947.8 | 申请日: | 200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C·雷亚;G·塞雷达;A·卡拉;A·阿斯卡内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结构 轮胎 | ||
1.一种轮胎,其包括:
-一对胎圈结构,所述胎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圈芯体和至少一 个胎圈填芯;
-胎体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在所述 两个胎圈结构之间延伸,所述胎体帘布层上相反的侧边缘包绕着所述 胎圈芯体被翻折;
-束带结构,其被贴附到所述胎体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上;
-胎面条带,其被贴附到所述束带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上;
-一对胎壁,两胎壁被从侧向贴附到所述胎体结构的相反侧面上;
其中,所述一对胎圈结构中的每个所述的胎圈结构都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增强层,其包绕着所述的翻折胎体帘布层,以便 于能至少部分地包封着所述胎圈芯体和所述胎圈填芯;
-至少一个第二增强层,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增强层,该至 少一个第二增强层被置于轴向外侧位置上;
-至少一个耐磨层部分,其被置于胎圈结构部分的轴向最外侧位 置上,用于与轮辋进行接触;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耐磨层部分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所述厚度 是在对应于胎圈芯体的位置处测得的;
-所述翻折胎体帘布层的端部部分被布置在高度h1处,该高度满 足如下的关系式:
h1=c1×h
其中,c1是处于0.15到0.50范围内的数值,h是指在赤道中心面 内测得的、从标称轮辋直径处到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之间的径向 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在4.0mm 到7.0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参数c1是0.20 到0.30之间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是重 载车用轮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是带 内胎型的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第一增强层包括多个增强元件,这些增强元件的刚度高于或等于100 tsu,增强元件的刚度是在涂覆有橡胶、且经过硫化处理后的增强元件 上测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的刚 度在120tsu到200tsu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是由 金属制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是由 钢材制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第二增强层包括多个增强元件,这些增强元件的刚度高于或等于1 tsu,这些增强元件的刚度是在涂覆有橡胶、且经过硫化处理后的增强 元件上测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的 刚度在3tsu到25tsu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是 由织物性材料制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是 由尼龙制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是 由金属制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包 括至少一根基础性的金属线,该金属线的直径在0.05mm到0.20mm 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元件包 括至少一根基础性的金属线,该金属线的直径在0.08mm到0.15mm 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性金 属线是预成型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是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9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