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层陶瓷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100036.5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洋一;大铃英之;藤冈芳博;福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容器 | ||
1.一种叠层陶瓷电容器,是将电介质层和内部电极层交互地层叠而形成的叠层陶瓷电容器,所述电介质层由以钛酸钡作为主成分的、含有钙、镁、钒、锰、由钇或钬构成的第一稀土类元素、和由铽或镝构成的第二稀土类元素的电介质瓷器制成,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电介质瓷器的晶体由第一晶体组和第二晶体组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由以所述钛酸钡作为主成分、所述钙的浓度为0.2原子%以下的晶体粒子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由以所述钛酸钡作为主成分、所述钙的浓度为0.4原子%以上的晶体粒子构成,
所述第一晶体组及所述第二晶体组的各晶体粒子还含有所述镁、所述钒、所述锰、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及所述第二稀土类元素,并且
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表层部中所含的所述镁及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的各浓度(C1)、与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中央部中所含的所述镁及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的各浓度(C2)的比(C2/C1)分别大于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表层部中所含的所述镁及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的各浓度(C3)、与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中央部中所含的所述镁及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的各浓度(C4)的比(C4/C3),
而且在研磨所述电介质瓷器时的研磨面中,在将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的晶体粒子所占的面积设为a,将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的晶体粒子所占的面积设为b时,b/(a+b)为0.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为钇,并且所述第二稀土类元素为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大于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瓷器的构成所述第一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大于构成所述第二晶体组的晶体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并且相对于构成所述钛酸钡的钛100摩尔,含有以MgO换算为0.3~1.5摩尔的所述镁、含有以RE2O3换算为0.3~1.5摩尔的所述第一稀土类元素(RE)、含有以RE2O3换算为0.1~0.3摩尔的所述第二稀土类元素(RE)、含有以MnO换算为0.07~0.5摩尔的所述锰、含有以V2O5换算为0.1~0.4摩尔的所述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0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鲜红斑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小型秸杆作物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