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荡型电磁发电机和制造振荡型电磁发电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780052898.5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哲男;会泽幸雄;营沼茂实;增田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电磁 发电机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荡型电磁发电机,其通过例如使在长度方向 上被磁化的多个柱状磁体振荡或移动通过多个电磁线圈来产生 发电电压;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振荡型电磁发电机的方法。特别 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荡型电磁发电机,其通过使具有相同极 性的磁极以指定的间隔相互相对来使多个磁体被一体化,从而 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还涉及制造这种振荡型电磁发电机的方 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电话终端和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 普及,并且内置于这些设备中的可充电电池的数量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当前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利用微小电力发送信号的 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扩展。具体地,具有电源的 有源RFID能够进行数百米以上距离的通信。因此,越来越期望 将其应用在牧场中牛、马等的保健以及儿童在上下学路上的安 全管理等中。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或改善全球环境,积极地研究和开发 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的电池。其中普遍认为,可以将通常被无 益地以及无意识地消耗的能源转换为电能来对电池重新充电, 并且这种能源可以用作便携式设备等的电源。
专利文献1公开了采用如下系统的振荡型发电机:在该系统 中,在长度方向上被磁化的多个永磁体被布置为具有相同极性 的磁极以微小距离相互相对,且所述多个永磁体被一体化以提 供可移动磁体;以及,使得该可移动磁体移动通过以相邻的线 圈具有相反的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发电机:将多个磁体结合,使得具 有相同极性的磁极面相互相对;并且以相邻的线圈具有相反的 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线圈。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特开2006-296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特开(PCT国际申请的日文译 文)2006-523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同时,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用于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的 条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构建使用多个磁体和多个线圈的振 荡型发电机的最重要的要求是:使作为磁体的长度(磁体长度) 和微小距离(间隔器厚度)的总尺寸而给出的磁体间距,与作为 线圈长度和线圈间隙的总尺寸而给出的线圈间距相匹配。
如果不满足上述要求,则利用多个线圈产生的电压彼此相 位不同,并且各个电压相互抵消,从而产生合成输出电压降低 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有必要使磁体间距与 线圈间距相匹配性的说明,并且也没有公开如何定义基准磁体 长度。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发电机的多个磁体和结构组件 以如下方式直接结合: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极相互相对,而不使 用任何间隔器。没有任何线圈间隙地排列两个或更多个线圈。 此外,对比文献2没有公开如何具体地确定磁体的尺寸和线圈的 尺寸来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如专利文献2中所述,磁体的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极之 间直接连接,这将因退磁而导致发电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具 有相同极性的磁极的排斥力相当大,因此存在连接操作可能变 得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意图通过阐明传统的振荡型电磁发电机中未明确的 用于提高发电效率的特定条件,来提供一种比传统的振荡型电 磁发电机小但具有高发电效率的振荡型电磁发电机。
本发明的振荡型电磁发电机,包括:发电线圈,在所述发 电线圈中两个或更多个电磁线圈串联连接,以及可移动磁体, 其包括多个磁体,所述多个磁体被布置成相互面对的磁极具有 相同的极性,所述可移动磁体位于所述发电线圈的内部并且能 够在沿所述发电线圈的缠绕轴的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发电 线圈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电磁线圈以预定的线圈间隙相互间隔 开,并且是每相邻的两个线圈以相互相反的方向缠绕的,所述 可移动磁体的相邻磁体经由具有预定厚度的间隔器连接,以使 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极相互相对,作为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电磁 线圈中的一个电磁线圈的线圈长度与所述线圈间隙的总尺寸的 线圈间距,基本上等于作为所述可移动磁体中的一个磁体的磁 体长度与所述间隔器的厚度的总尺寸的磁体间距,以及所述线 圈长度短于所述磁体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2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