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自动化组件和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2576.0 | 申请日: | 200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基泽尔;约阿希姆·沙尔纳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组件 移动 操作 终端 之间 建立 无线通信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自动化组件和一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一无线通 信连接的方法和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自 动化组件、一种移动操作终端和一种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装置中,通常需要在装置的不同自动化组件之间传输数据。举 例而言,自动化组件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SPS)、数字控制器、分散的外围 设备的现场总线组件或现场设备。数据(例如固定存储在相应自动化组件上 的识别信息或参数化数据和工作参数)一般通过直接的电连接(例如 PROFIBUS总线或以太网)进行传输。
作为替代方案,移动操作终端也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例如WLAN连 接、蓝牙连接或ZigBee连接)从自动化组件上读取数据。为此,每个自动 化组件均须具有可以用来与移动操作终端建立这样一种连接的通信模块。如 WLAN或蓝牙这样的无线通信连接是众所周知的。这类无线通信连接通常是 按所谓的“发现原理”建立的。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每个具有通信能力的 组件均发出一个所谓的广播信号,借此可使这个组件被其他具有通信能力的 组件发现(“discovered”)。也就是说,用户可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具有通信 能力的组件,并使这些组件得到指明。需要时,便可与其中一个被指明的组 件建立连接。
在工业环境中,许多连续工作且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广播信号的无线电组 件由于两个原因而不受欢迎。首先,通过连续广播来发现具有通信能力的组 件,这种工作方式恰恰会给由于自动化组件(可提供这种通信连接)密度大 而拥有大量具有通信能力的组件的自动化装置带来干扰性影响。其次,出于 安全原因,发现具有通信能力的组件和对自动化组件的访问都不应该太过简 单。此外,同样是出于安全原因,还需确保操作自动化装置的用户与正确的 组件相连。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在自动化组件和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通 信连接的方法进行改进。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经相应改进的自动化 组件和一种经相应改进的移动操作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各项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而达成。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方式和改进方案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一自动化组件和一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一无线通 信连接的方法。根据该方法,所述自动化组件从一第一标签中读取一第一询 问,其中,所述第一询问此前由所述操作终端通过一读写器存储在所述标签 上,所述操作终端借助所述第一询问从所述自动化组件获得有关所述自动化 组件所能提供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息。在下一处理步骤中,所述自动化组件 将这些有关无线通信连接的信息存储在所述标签上。随后,所述自动化组件 从所述标签中读取一第二询问,其中,所述第二询问此前由所述操作终端存 储在所述标签上,在所述第二询问中请求建立一第一通信连接。随后,所述 自动化组件使一第一通信模块开始工作,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第一通 信连接,从而使所述操作终端得以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所述标签可以是一RFID标签或一NFC标签。这类标签也被称为“转发 器”、“标签”、“智能标签”、“智能标签”、“射频芯片”或“射频标签”。其 中,RFID这一首字母缩略词表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涉及的是一种对标签进行自动识别(或射频识别)和定位的技术。为此而设 的读写器可以无线方式从一RFID标签中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存储在该RFID 标签上。转发器与读取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电磁波而实现。一般情况下, RFID技术所采用的电磁波具有射频范围(RF范围)内的频率。
NFC这一首字母缩略词表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 信),涉及的是一种在短距离内通过电磁近场实现数据链路的无线通信技术。 NFC技术建立在RFID与无线连接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NFC技术的工作频 率范围为13.56MHz,在有效距离仅为20cm的情况下,其所提供的最大数 据传输率为424千位/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2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