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均匀结晶的缩聚物粒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201.2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F·尤塞比奥;B·A·库尔伯特;A·克里斯特尔;P·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B29B13/06;B29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铁;李连涛 |
地址: | 瑞士乌***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均匀 结晶 缩聚 物粒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晶缩聚物粒料的连续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可利用冷却、切粒和热处理从熔化可结晶的缩聚物 生产半晶粒料的方法。通常,该缩聚物被冷却到低于它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的温度并且为了进行结晶而再次加热。或者,该冷却也可进行到合适 的结晶温度,从而随后结晶能够在没有外部热量引入的情况下得到实 现。
(DE 103 49 016,Bruckmann;DE 10 2004 015 515,Otto等人)。然而, 这些方法的缺点是,它们无法满足对可灵活调节的和均匀的输出质量(就 温度和结晶度而论)的要求。附加的缺点是在结晶区段的初始区域中常常 形成并不总是完全地溶解的附聚物。
如果仍然是热的粒料通过另外引入热的处理气体在流化床中结晶, 则实现更好的温度控制,如在US 3,544,525(Balint等人)或WO 01/12698(Borer等人)中所述。结晶过程的控制和均匀性仍然是不令人满 意的。
WO 01/12698(Borer等人)进一步建议使用喷射床和流化床的结合, 从而实现结晶的更好控制和均匀性。然而,这里的缺点是需要使用大量 的处理气体来使缩聚物粒料可在长的处理区段上涡旋。
相反,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它以简单和节能的方式能够 在有控制温度和没有附聚的情况下生产均匀结晶的缩聚物粒料。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生产缩聚物熔体、在液体冷却剂中将它 成形和冷却成粒料,然后所述在液体冷却剂中将粒料输送到分离器并与 液体冷却剂分离来实现的。该粒料然后在结晶器中以窄的停留时间范围 用处理气体逆流处理,该气体是以高于粒料的流化速率 (Lockerungsgeschwindigkeit)的速率流过该粒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处理气体的温度高于粒料的平均温度, 其产生的优点是缩聚物粒料能够被调节至恒定和所规定的输出温度。
合适的缩聚物包括通过缩聚反应且除去低分子量反应产物所获得 的可结晶的热塑性缩聚物,例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羟基链烷 酸酯,聚交酯,或它们的共聚物。这里该缩聚反应能够直接在单体之间 进行或经由中间阶段来进行,所述中间阶段然后经由酯基转移作用进行 反应,此时该酯基转移反应进而通过低分子量反应产物的除去或经由开 环聚合来进行。所形成的缩聚物主要是线性的,但能够产生少量的分支。
这里聚酰胺是经由缩聚反应从它的单体(二胺组分和二羧酸组分, 或具有胺端基和具有羧酸端基的双官能单体)所获得的聚合物。
这里聚酯是经由缩聚反应从它的单体(二醇组分和二羧酸组分)所 获得的聚合物。各种二醇组分都可以使用,主要是线性或环状的。还可 能使用各种二羧酸组分,主要是芳族的。代替该二羧酸,还有可能使用 它的相应二甲酯。
聚酯的典型实例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 二醇酯(PB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它们以均聚物形式或共 聚物形式使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从它的单体即二醇组分和二羧酸组分获 得的,其中该二醇组分由作为主要单体的乙二醇(1,2-乙二醇)组成,二羧 酸组分由作为主要单体的对苯二甲酸组成。还可以使用其它线性、环状 或芳族二醇和二羧酸化合物作为共聚用单体。典型的共聚用单体是二甘 醇(DEG),间苯二酸(IPA),或1,4-双羟基甲基环己烷(CHDM)。
聚羟基链烷酸酯是经由缩聚反应从其通式为 HO-CH(R)-(CH2)n-COOH的单体获得的聚合物,式中R通常是有1-15个 碳原子的脂族烃,n=1-10,通常1-3。典型的实例是聚羟基丁酸酯,其 中R=CH3和n=1。
聚交酯(已知为聚乳酸,PLA)是能够直接从乳酸经除去水获得的或 经由开环聚合反应从它的环状二聚体(丙交酯)获得的聚合物。
所述缩聚物可以是纯净原材料或回收物。回收物是指来自生产和加 工工艺(工业生产后)的再加工聚合物,或在消费者使用之后(消费后)收集 和再加工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勒公司,未经布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