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或者不具有功能增强的有机分子的提取物的结构修饰的褐煤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835.4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尔迦·岩德帕里·普拉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种子生物科学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2 | 分类号: | C05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印度海***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或者 功能 增强 有机 分子 提取物 结构 修饰 褐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植物生长营养组合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源自低值化石燃料(low value fossil fuel)的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组合物。
背景技术
褐煤是一种化石燃料,其是在数百万年以前的石炭纪中沉积的化石植物的生成物。多少年来,植物经受压紧和加热。棕色的褐煤是其在变成黑色煤炭之前分解的中间产物。
因此,可以认为褐煤是低热值燃料。然而,由于其来源于植物,该原料如今对植物非常富有营养且对植物有益。因此,利用褐煤将更加有益。
通常,褐煤类原料通过与碱反应来加以利用,在添加碱之前加热或者不加热(美国7198 805,5248814,5688999,6695892号专利文件)。
人们公知黄腐酸(Fulvic acid)在医学领域有许多有用的特性。被认为对植物健康非常重要的腐殖酸(Humic acids)和黄腐酸可以源自褐煤,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从褐煤中生产植物营养产品。尽管之前在这个方向上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但对于褐煤有效转化成可利用的植物营养产品的具有成本效益和综合的方法并未完成。
Fishcer等人在美国6,695,892号专利文件中描述了一种通过对褐煤加热及氨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所描述的步骤包含用水溶性氨介质加热和处理。
William Alexander(美国5034045和5026416号专利文件)描述了腐殖酸的水溶性碱金属盐(例如,腐殖酸钾盐(potassium humate salt)),就其本身而言,其可以用来增加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产量。此外,所述文件 指出: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按照例1的方法制成的碱金属腐殖酸盐溶液可以与植物营养组分混合,包括例如氮和/或磷和/或钾的植物营养,以提高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产量。”
为了得到水溶性碱金属腐殖酸盐溶液,该文件教导在包含水、氢氧化钾和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溶液中分散研磨的风化褐煤(leonardite)。更具体地说,Alexander描述了用风化褐煤处理碱金属。该发明的衍生物主要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氢氧化钾与添加的少量过氧化氢反应而得到,因此这些专利中所描述的内容实现了所讨论的条件的全部优点。按照Alexander的描述,当用碱金属类氢氧化物处理承载风化褐煤矿石的腐殖酸时,用容易发生离子交换的非挥发性碱金属离子,例如钾离子,使腐殖酸的氧化位点(oxidized sites)饱和。因此,可以注意到,Alexander的产品主要通过与氢氧化钾的反应得到。保持反应条件为碱性,使碱金属盐的衍生物能够主要以阳离子交换量为目的。
尽管已经通过应用使用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的微生物转化方法(美国专利号5084160)和通过用其它微生物(WO 20006000073)消化而从风化褐煤中生产低分子量化合物做了一些尝试,然而这些发明对以吨为规模的生产来说是昂贵的方法并且对于农业以及其它目的来说几乎不实用。
因此,需要高效、经济生产不同于先前引用文件的基于褐煤的植物营养产品。并且,需要将存在于褐煤中的非营养活性组分有效转化为更有活性的形式,从而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基于褐煤的肥料,使得这些具有更好的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基于褐煤的肥料能够作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填补目前施肥措施的空白。
发明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从褐煤中提供功能活性有机分子。更具体地说,是提供具有或者不具有从褐煤中提取的有功能增强的有机分子以及包含功能增强有机分子的水溶性物质的结构修饰的褐煤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这样的结构修饰的褐煤组合物和水溶性物质的可实施的方法,以提供这样的结构修饰的褐煤组合物和水溶性物质的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提高植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改善土壤健康的植物营养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生产基于褐煤的营养产品的可实施的方法以及这样的基于褐煤的营养产品用于有效、综合植物营养的用途。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种子生物科学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种子生物科学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切换期间改变无线电接入网安全算法
- 下一篇: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