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第二气体流的流化床系统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49251.7 申请日: 2007-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1605598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罗伯特·普费弗;乔斯·A·克韦多;于尔根·弗莱施 申请(专利权)人: 新泽西理工学院;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8/18 分类号: B01J8/18;B01J8/24;B01J8/32;B01F13/02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冠宇;林月俊
地址: 美国新***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括 第二 气体 流化床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背景

相关联邦资助研究

专利公开内容中描述的工作由以下联邦机构资助:国家科学基 金(NSF)拨款:NIRT DMI 0210400。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题为“Fluidization System Enhanced by Micro-Jet Flow (通过微喷射流提高的流化系统)”的共同待决的临时专利申请的权 益,其于2006年11月10日递交,并指定序列号60/858,072。前述临时专 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提供了一种用于流化颗粒,尤其是纳米颗粒和/或纳米粉末的聚团 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流化介质(fluidizing medium)(例如,流化气体) 被沿第一方向引导,并且相反的喷射流被引入室。相反的喷射流在提 高所公开系统的流化行为方面是有效的,即使在获得期望的流化参数 之后相反的流在一点处及时被减少和/或中断。在包括纳米颗粒聚团的 流化系统中,喷射流不必与流化介质流相反而提供改进效果,但是如 果希望包含在室内的所有粉末都流化,就需要反向的喷射流。

背景技术

流化系统,尤其是包括小颗粒的系统经常遇到挑战。确实,纳米 颗粒和纳米粉末的小尺寸和大表面积增加粘合力,例如作用于和作用 在单个纳米颗粒和纳米聚团之间的范德华力。由于这些粒间力,在流 化室内不断形成各种大小和形状的聚团。这种聚团的存在明显限制关 于纳米颗粒和/或纳米粉末系统的常规流化技术的效力。

基于Geldart分类系统,具有小于约20-30微米(以下为μm)颗粒大 小的粉末被定义为Geldart Group C粉末。Geldart Group C粉末也被称为 细粘性粉末。纳米颗粒一般被定义为具有纳米级尺寸的颗粒。在大多 数情况下,纳米颗粒被定义为具有小于约100nm的尺寸。由于纳米颗 粒增加的和潜在的使用,对纳米颗粒流化领域的关注已经增加。

文献中讨论了通过干扰颗粒之间的力提高流化的许多方法。Lu等 人将这些用于Geldart Group C颗粒的流化手段分成外部方法(即,使用 外力克服颗粒之间的力的方法)和内部方法(通过改变颗粒附近的条 件来减小颗粒之间的力的方法)。[Lu,Xuesong,Hongzhong Li, “Fluidization ofCaCO3(CaCO3的流化)”]流化手段包括流动调整器、 机械振动、声辅助流化、磁/电场流化、脉冲流化和离心流化。[Yang, Wen-Ching.“Fluidization of Fine Cohesive Powders and Nanoparticles-A Review(细粘性粉末和纳米颗粒的流化-综述)”Journal of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36(1),1,(2005).]流动调整器可包 括添加剂,例如防静电表面活性剂。[Hakim,L.F.,J.L.Portman, M.D.Casper,A.W.Weimer,“Aggregation Behavior of Nanoparticles in Fluidized Beds(纳米颗粒在流化床内的聚团行为)”Powder Technology, 160,153,(2005)]

Pfeffe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2006/0086834教导了“将流化气体流与 一个或多个外力相结合,结合效果有利地足以可靠且有效地流化粉末 的室或床。”[美国专利申请2006/0086834在[0024]]。Pfeffer等人描述 的外力包括:“磁力、声力、离心/旋转力和/或激振力”[也参见Yang, Wen-Ching.“Fluidization of Fine Cohesive Powders and Nanoparticles-A Review(细粘性粉末和纳米颗粒的流化-综述)”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36(1),X,(2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泽西理工学院;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未经新泽西理工学院;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