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疾病、恶性肿瘤和障碍的靶向断裂生物分子缀合物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48602.2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V·德米德福;N·布牢德;C·康托;W·埃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大学董事会;圣朱德儿童研究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9/00;A61P1/16;A61P9/00;A61P25/00;A61P29/00;A61P35/00;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津燕;郭广迅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疾病 恶性肿瘤 障碍 靶向 断裂 生物 分子 缀合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断裂生物分子缀合物,其包含断裂效应分子,其中断裂效应多 肽片段与至少两个特异性针对靶核酸或靶多肽的探针中的一个缀合,其中 该靶核酸或靶多肽存在于患有疾病、恶性肿瘤或障碍的细胞中,其中所述 探针与所述靶核酸或多肽的结合重构该效应分子,并且其中该效应分子对 所述细胞是致死的;和/或使该细胞对另一种化合物敏感;和/或减轻所述 疾病、恶性肿瘤或障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裂生物分子缀合物,其中所述断裂效应分子包 含至少两个效应分子多肽片段;其中所述片段:(a)为活化的构象;(b)不被 自身激活;(c)进一步包含探针;和(d)互补以在靶核酸或多肽存在时实时重 构活性效应分子。
3.一种用于治疗或降低受试者中疾病或障碍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
a.给予受试者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裂生物分子缀合物的药物 组合物;该断裂生物分子缀合物包含断裂效应分子,其中各个断裂效应多 肽片段与两个特异性针对疾病或障碍相关的特定靶核酸或靶多肽的探针 中的至少一个缀合;和
b.活性效应分子的形成,其中通过至少两个探针与疾病或障碍相关 的靶核酸或靶多肽的结合促进活性效应分子的形成。
4.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断裂效应分子是毒素分子或 其片段。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毒素分子是免疫毒素或其片段。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免疫毒素是蛋白毒素。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毒素是细菌毒素。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蛋白毒素是植物毒素。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毒素是植物全毒素或II类核 糖体失活蛋白。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毒素是植物半毒素或I类核 糖体失活蛋白。
11.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毒素选自炭疽毒素;白喉 毒素(DT);假单胞菌内毒素(PE);链球菌溶血素O;或其天然存在的变体 或基因工程变体或片段。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全毒素选自皂草素(SAP);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异株腹泻毒蛋白1;三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和 多花白树毒蛋白或其天然存在的变体、基因工程变体或其片段。
13.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半毒素选自蓖麻毒蛋白A 链(RTA);蓖麻毒蛋白B(RTB);相思豆毒蛋白;槲寄生,凝集素和莫迪素 或其天然存在的变体、基因工程变体或片段。
14.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毒素是核毒素。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毒素是蓖麻毒蛋白A链 (RTA)。
16.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毒素是核酸酶。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酸酶选自帚曲菌素;局限曲 霉素。
18.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毒素分子是细胞毒分子。
19.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毒分子是细胞因子。
20.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因子选自IL-1;IL-2;IL-3; IL-4;IL-13;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G-CSF);GM-CSF或其天然变体或基因工程变体。
21.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效应分子是核酸酶或具有核 酸内切酶活性。
22.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酸酶是DNA核酸酶或DNA核 酸内切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大学董事会;圣朱德儿童研究医院,未经波士顿大学董事会;圣朱德儿童研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6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