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至少一玻璃层的多层层压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7306.0 | 申请日: | 200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K·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C03C17/32;C03C27/04;B32B15/08;B32B17/06;B32B27/32;B60J1/00;B60J10/02;B29C70/76;C08L23/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炳爱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至少 玻璃 多层 层压 材料 | ||
1.一种多层层压材料,其包括作为一外层的玻璃顶层并且其具有 改进的热稳定性,其中所述层压材料包括作为另一外层的塑料、金属或 塑料和金属的组合的下基底层,排列在其上的包含结晶聚合物部分和弹 性体部分的混合物的柔软材料的中间层,其中结晶部分以约5-25wt%的 量存在,并且弹性体部分以约75-92wt%的量存在,二者均以混合物的 总重量来计算,该柔软材料在室温下具有橡胶弹性性能且具有低于0℃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塑性聚合物的进一步的纤维中间层,其具 有在热作用下为液体但通常为固体的粘合剂材料,该纤维中间层与玻璃 顶层接触排列,
其中该混合物的结晶部分包括丙烯均聚物,其在室温下在二甲苯中 具有小于10wt%的溶解度,或者该结晶部分包括丙烯与具有2或4至10 个碳原子的其它直链或支链烯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包括至少85wt%的 丙烯单元且该共聚物在室温下在二甲苯中具有小于15wt%的溶解度,
其中该混合物的弹性体部分包括乙烯与丙烯或CH2=CHRα-烯烃以 及任选较少量的二烯的一种或多种弹性体共聚物,其中R为C2-C8烷基 基团,或者乙烯与丙烯和所述α-烯烃以及任选较少量的二烯的共聚物, 所述共聚物包含50wt%或更多的在室温下可溶于二甲苯中的部分,
其中该多层层压材料包括织造织物或缠结纤维网或毡状纤维层作 为该纤维中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下基底层是热塑性塑料 或热固性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多层层压材料,其包括,作为用于下基 底层的热塑性聚合物,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砜, 聚醚酮,聚酯,聚环烯烃,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胺,聚 碳酸酯,聚氨酯,聚缩醛,或聚苯乙烯(PS)或这些的共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下基底层的热 塑性聚合物另外包括数量为1-60wt%,在各自情况下基于下基底层的重 量,的增强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下基底层是注 射模塑或挤出或压制的片材,其层厚为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下基底层是金属或塑料 和金属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热塑性聚合物 的纤维中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200g/m2,并且具有数量为5-200 g/m2的无溶剂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纤维中间层的热 塑性聚合物是聚丙烯,其是在作为催化剂的金属茂的存在下制备的并且 其的熔体流动指数MI(2.16/230℃)为10-60g/10min,在230℃的温度下并且 在2.16kg的负荷下根据DIN1133测量的。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纤维中间层的层 厚度为0.01-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2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其中层压物在其外 缘以框架的形式包围玻璃层。
11.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一项的多层层压材料的方 法,其中,根据注射模塑技术,将用于下基底层的材料引入到注射模具 的一个半件内,并且将玻璃层引入到注射模具的另一个半件内,其中玻 璃层预先在一侧上与纤维中间层和粘合剂材料层压,并且其中,在封闭 该模具之后,将柔软材料在150-330℃的温度和在5-2500巴=0.5-250MPa 的压力下注射于下基底层与玻璃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3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