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用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6972.2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21F3/00 | 分类号: | D21F3/00;D21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用带,尤其涉及一种为对湿纸进行加压脱水处理而 使用的靴型压榨用带。
背景技术
作为造纸用带,有靴型压榨带、砑光带、传送带等。
作为对于靴型压榨用带等的造纸用带的一般的要求特性,可列举强 度、耐裂纹性、耐磨性、挠性以及对于水、油、气体等的非透过性。通 常使用使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固化剂反应而获得的聚氨酯作为具备上述 诸多特性的材料。
在造纸技术中,已知在带的外表面上沿湿纸的走行方向设有多条排 水槽,以排除从压榨的湿纸中榨出的水。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559, 258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该排水槽的抄纸机的带。
日本专利第288934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脱水压榨用带。该公报所 公开的脱水压榨用带,具有基布层、形成在该基布层的至少一面侧的中 间弹性层、形成在该中间弹性层的外侧的表面弹性层、形成在基布层的 另一面侧的背面弹性层,该脱水压榨用带是将它们一体化接合而形成 的。之所以在形成表面弹性层之前形成中间弹性层,是为了逐出残存在 基布层内的空气。在该公报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表面弹性层、中间弹 性层以及背面弹性层的材质为聚氨酯。另外,表面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 比背面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高,中间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具有中间的 硬度。表面弹性层A内部不具有纤维。
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伸长夹持压榨(extended nip press)用的毡。在该公报所公开的毡中,为了防止使用中带状本体的层 分离或潜伸,通过使纤维随机定向的聚氨酯来制造毡本体。
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宽幅夹持压榨中使用的 带平行槽的毡。在该公报所公开的毡中,聚氨酯层被形成在织物或棉布 的环状基底上。聚氨酯层具有多条沿横向延伸的细纤维。纤维提高聚氨 酯层的强度。
在日本专利第2889341号公报所公开的脱水用压榨带中,由于表面 弹性层由不含纤维的聚氨酯构成,因此在出现裂纹时,裂纹有容易恶化 的倾向。另外,当在表面弹性层上形成排水槽时,无法牢固地确保槽形 状,槽也有容易变形的倾向。
为此,如在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公 报中公开的那样,考虑通过使纤维分散到聚氨酯层中,来实现聚氨酯层 的强化。
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是,由于在聚氨酯层中含有纤维会使粘度升 高,故当意欲使含有纤维的聚氨酯层含浸在基布中时,基布中可能残有 空隙。
另外,如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公报所公开的,当使纤维定向于横 向方向(CD)上时,横向方向(CD方向)与纵向方向(MD方向)的 强度差增大,容易在CD方向上产生龟裂,而且产生的龟裂容易在CD 方向上恶化。
另外,当在聚氨酯层中所含的纤维的长度较长时,纤维彼此容易纠 缠,很难使纤维均匀地分散。纤维的纠缠处成为应力集中点,是产生龟 裂等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空隙且强度性能优异的造纸用带。
本发明的造纸用带,具有:基底材料层,其含有纵向及横向的线;背 面侧树脂层,其至少一部分从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而配 置在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第一树脂层,其粘度相对较低且从基底材料 层的表面侧进入到基底材料层中;以及配置在第一树脂层的表面侧的第 二树脂层,其粘度高于第一树脂层,且分散含有短纤维。
作为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料层,可列举织布或使线沿纵向 和横向排列的构成等。造纸用带通过具备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 料层,能够增强纵向方向(MD方向)和横向方向(CD方向)的强度, 抑制在该方向上的伸展。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所公开的伸长夹持 压榨用毡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基布等的基底材料层,因此MD方向和 CD方向上的强度削弱,伸展增大。该伸展多会造成裂纹。
从基底材料层的表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的第一树脂层,由于相对 粘度较低,因此容易浸透到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料层中。因此 不会在基底材料层中残留空隙。
配置于第一树脂层的表面侧的第二树脂层,与第一树脂层相比粘度 高,且分散含有短纤维,因此强度增强。另外,即便产生裂纹,短纤维 的存在能够抑制裂纹的恶化。此外,当在第二树脂层表面形成排水槽时, 可以牢固地确保槽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内株式会社,未经山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切换阀配气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行程限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