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库存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6733.7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P·P休普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2 | 分类号: | B65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 娟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库存 存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库存存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存储箱和存储架。
背景技术
库存存储系统被用于在仓库和生产场所内管理部件、零件和组 件以便取出和存储。当前的库存存储系统利用多平台货架、整体式 间隔件和箱。箱和整体式间隔件通常由成型的塑料或金属制成并且 不可折叠。因此,箱和整体式间隔件在不用时占据相当大的存储空 间。另外,箱和整体式间隔件往往非常昂贵。
当前的库存存储系统的缺点在于,货架、间隔件和箱不是模块 化的并且为了适应库存量的改变也很难对其进行改变。例如,可能 需要定制新的箱、间隔件,甚至是货架。另外,拆卸旧的库存存储 系统并且重新组装用于替换的新的库存存储系统需要较长时间。这 种改变会耗费很多材料、时间和人工。因此,在替换旧的系统的时 间里,这种改变会明显降低场所的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库存存储系统。 该库存存储系统可以包括限定多个存储层的框架和由一个存储层支 撑的第一外部套壳,该第一外部套壳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 壁和顶壁。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套壳可以设置在第一外部套壳中, 使第一内部套壳邻接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壁中的至少一 个。第二内部套壳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外部套壳中,使第二内部套壳 邻接第一内部套壳并且邻接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壁中的 至少一个。
一种用于重新配置模块化的库存存储系统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 步骤:获得第一替换内部套壳;从外部套壳内移除第一内部套壳和 第二内部套壳;并且将第一替换内部套壳放置到外部套壳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库存存储系统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库存存储系统的截面图。
图3A和3B是用于图1中的库存存储系统的间隔件的细部图。
图4示出了被堆叠以便存储或运输的外部套壳和内部套壳的可 能的扁平构型。
图5示出了可以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内部套壳中的盘。
图6示出了另一个内部套壳。
图7是图6中的内部套壳的可再循环和/或可生物降解结构的平 面图。
图8是图6和7中的内部套壳在处于扁平构型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库存存储系统100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库存 存储系统100可以包括限定多个存储层104的框架102。每个存储层 104可以设置在下一个存储层104上方的预定高度105处。框架102 可以是由金属、木材、混凝土、复合材料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 其它材料制成的存储架或搁架。
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外部套壳106可以由框架102的一个存 储层104支撑。例如,第一外部套壳108和第二外部套壳110可以 经由机械紧固件和/或胶粘剂(未示出)连接到框架102上。第一外 部套壳108和第二外部套壳110可以设置在框架102的一个存储层 104上,使第一外部套壳108和第二外部套壳110之间具有间隙111。
如图所示,外部套壳106处于使用构型,该构型包括底壁112、 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6和顶壁118。外部套壳106的高度119 可以与存储层104之间的高度105相等。因此,框架102可以邻接 顶壁118并且向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6提供额外的支撑。底 壁112、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6和顶壁118支撑并安置多个可 移除的内部套壳120。
可以在框架102上靠近特定的外部套壳106处设置位置标签 121,用于识别特定的外部套壳106。位置标签121可以通过磁力连 接到框架102上或者可以通过胶粘剂或机械紧固件进行连接。作为 替代方案,位置标签121可以包括射频识别(RFID)标签,以利于 确定特定的外部套壳106的位置。
多个内部套壳120中的每个都包括限定用于存储部件、零件、 组件和成品(未示出)的内部空间130的底壁122、第一侧壁124、 第二侧壁126和顶壁128。内部套壳120具有开口132,以便从库存 存储系统100的正面进入内部空间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