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树脂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6083.6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达也;野中毅;井上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K3/22;C08L53/02;H01B7/00;H01B7/29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树脂 组合 绝缘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树脂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更具体地涉及适 合作为汽车和电气/电子设备所用绝缘电线的被覆材料的阻燃树脂组合 物、绝缘电线和线束。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进行汽车和电气/电子设备部件配线所用的绝缘电线的 被覆材料,广泛使用添加有含卤阻燃剂的氯乙烯树脂组合物。
然而,问题是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卤族元素,使得在车辆着火 的情况下或在通过焚烧处理电气/电子装置的燃烧时,它将有害的含卤 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产生环境污染。
从减少全球环境负担的观点来看,近来已经将烯烃树脂如聚乙烯 树脂用于绝缘电线的被覆材料。因为烯烃树脂本身没有阻燃性,因此 将金属水合物如氢氧化镁添加到烯烃树脂中作为阻燃剂。对于氢氧化 镁,通常使用例如由海水合成的氢氧化镁。
然而,需要向烯烃树脂中添加大量氢氧化镁以确保足够的阻燃性。 此外,由海水合成的氢氧化镁价格昂贵,由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 题。
基于上述原因,已经试图使用源自天然矿物的氢氧化镁,其作为 阻燃剂具有合理的价格。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7-161230号公开了由塑料或橡胶和阻 燃剂组成的阻燃组合物,所述阻燃剂是使用主要由氢氧化镁组成的粉 碎天然矿物、并以脂肪酸或其它试剂进行表面处理而制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源自天然矿物的氢氧化镁是通过将天然矿物粉碎而制备的, 因此其粒径多变不一致并且其形状尖锐,这不同于由海水合成的氢氧 化镁。由于这个原因,所述粒子易于彼此凝集,导致材料的耐寒性、 耐磨性和耐热水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价格合理且具有优异耐寒性、耐磨性和耐热 水性的阻燃树脂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阻燃树脂组合物包括含有1-15质量%范围 内的乙烯单元的丙烯聚合物,和源自天然矿物的氢氧化镁。
相对于组合物中100质量份的聚合物成分,所述阻燃树脂组合物优 选包括50-200质量份的氢氧化镁。
所述阻燃树脂组合物可以优选包括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
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与丙烯聚合物的质量比优选在30/70至5/95 的范围内。
丙烯聚合物在-20℃温度下的却贝冲击值优选为3-8KJ/m2。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包括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阻燃 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束包括上述绝缘电线。
发明效果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阻燃树脂组合物包括:含有处于特定范围 内的乙烯单元及含有丙烯单元的聚合物成分、和作为阻燃剂的氢氧化 镁。由于这个原因,所述阻燃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 和耐热水性。另外,所述组合物中所含的氢氧化镁源自天然矿物,从 而能够制备价格比使用合成氢氧化镁更合理的阻燃树脂组合物。
源自天然矿物的氢氧化镁通过将矿物粉碎而制备,从而在表面上 产生大的凹凸,因此显示出耐热水性、耐寒性和耐磨性下降的趋势。 然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能使这些性能的下降最小化。其原因可 能在于,添加到聚合物成分中的氢氧化镁粒子对丙烯聚合物中所含处 于特定范围内的乙烯单元具有足够的亲和性,从而它们在混合时充分 分散到聚合物成分中,因此不太可能发生凝集。
如果相对于阻燃树脂组合物中100质量份的聚合物成分,所述组合 物包括50-200质量份的氢氧化镁,则确保了足够的阻燃性。
另外,如果包括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则获得了优异的柔软性。
如果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与丙烯聚合物的质量比在30/70至5/95 的范围内,则能提高上述效果。
另外,如果丙烯聚合物在-20℃温度下的却贝冲击值为3-8KJ/m2, 则显示出优良的耐寒性和柔软性。
因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和包括所述绝缘电线的线束 包含导体和覆盖导体的上述阻燃树脂组合物,所以能够抑制绝缘被覆 材料的劣化,由此能够长期确保高度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提供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述。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阻燃树脂组合物包括丙烯聚合物和作为阻 燃剂的氢氧化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