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逐层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3534.0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H·佩雷特;T·哈尔德;M·奥斯特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EOS有限公司电镀光纤系统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2F3/10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三维 物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在相应的层中在与物体相对应的位置上 逐层硬化粉末状的建筑材料以制造三维的物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DE 10 2005 016 940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逐层制造三维的物体 的设备,其通过激光烧结设备构成。在这种设备中加工粉末状的建筑 材料。为了涂覆粉末状材料层,设置一个装置,其具有涂层器、输送 辊和输送井筒。
由WO 00/21736 Al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其通过 激光烧结机器构成。在此描述了一个更换容器,在其中整合一个工件 平台作为容器底部。更换容器可由设备取出,并且在该设备中设置一 个耦合装置,利用该耦合装置将容器容纳在设备中并且将工件平台与 一个驱动装置连接。
在这种类型的设备中、特别是在激光烧结机器中,出现这样的问 题,即设备中的建筑空间由于所实施的建筑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 污染。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清洁建筑空间和包含在建筑空间 内的元件。由此倾向于将建筑空间内的设备的元件的数量保持较小, 以便将清洁和维护工作的时间耗费保持较低。这种设备的一些元件然 而必须强制地设置在建筑空间内并且这些元件的污染或损坏是不能完 全阻止的。各元件的清洁或更换在实践中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同时设 备不能用于建筑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其中清洁和/ 或维护工作所需要的耗费被减小。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实现,本发明的通过在相应的层 中在与物体相对应的位置上逐层硬化建筑材料以制造三维的物体的设 备包括机器框架以及在所述机器框架中设置的建筑空间,其中在所述 建筑空间内设置:
涂层器,所述涂层器利用涂层元件将建筑材料层涂覆在支承装置 上或一之前已经硬化的层上;
定量配给装置,该定量配给装置为涂层器提供用于涂覆的建筑材 料,其中,定量配给装置构成为将一规定的建筑材料量移动到涂层器 之前;以及
加热装置,以用于加热已经涂覆的建筑材料层,
涂层器具有一第一支撑,涂层元件形锁合地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撑 内并且能够不用工具地从所述第一支撑内取出,和/或定量配给装置被 形锁合地保持在一第二支撑内并且能够不用工具地从该第二支撑中取 出,和/或加热装置包含一第三支撑和一保持在该第三支撑内的热辐射 器,该第三支撑与建筑空间内的一支座连接,该支座设计成轨道,所 述第三支撑连同热辐射器能够不用工具地从支座上拆卸或固定在支座 上。
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设备的设置在建筑空间内的各元件能够不用工具地或无工具地取 出。由此它们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快速地由设备取出以实现维护和清洁 目的。这导致在清洁和维护操作时的时间节省和费用节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目的根据附图从实施例的说明得出。图中:
图1示出按照一个实施形式的框架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如图1的实施形式中的射线导向的示意图;
图3a和3b示出图2的光阑(Blende)的示意详图;
图4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在射线导向的范围内通风系统的示意 的透视详图;
图5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建筑空间的示意图;
图6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建筑容器-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7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定量配给装置的固定的示意图;
图8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建筑空间-加热模块的固定的示意图;
图9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涂层器的固定的示意图;
图10示出建筑容器的支撑的示意图;
图11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建筑平台密封部的示意图;
图12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建筑材料供应系统的示意图;
图13示出在该实施形式中,涂层系统的示意图;
图14示出用在射线调整方法中的一个层的示意视图;以及
图15示出用于描述建筑材料供应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OS有限公司电镀光纤系统,未经EOS有限公司电镀光纤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