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入添加剂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3314.8 | 申请日: | 200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G·温德林;M·哈克尔;K·费克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14 | 分类号: | B01F3/14;B01F7/16;B01F15/02;B29B7/94;B29C47/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波 |
| 地址: | 奥地利安***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入 添加剂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引入添加剂的方法,用于在容器或切割压实机(1)内运动的、搅 拌的、经过加热和粉碎的块状或粒子状材料中引入或加入液态、固态、半固态、糊状、 悬浮或乳化形态、具有较高粘度的非干燥粒子状、非干燥粉末状添加剂或涂层材料, 其中在容器(1)内的材料物位下方加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内旋转的 材料粒子对容器(1)的侧壁施加最大压力的区域或者容器(1)的这一高度之处加入 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内的材料物位或者 旋转运动所形成的搅拌旋流的中间三分之一区域中加入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加料装置(10) 加入添加剂,通过计量泵进行供料,所述加料装置被设计成加料口或者喷嘴型式,布 置在容器(1)的侧壁内侧上,或者穿过侧壁通入,在相同高度沿着圆周分布,或者 上下叠置排列成一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当保持材料粒子或者容器(1) 内通过运动形成的搅拌旋流的物位,使其始终位于加料装置(1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或者利用沿着容器(1)的侧 壁内侧和加料装置(10)掠过或者旋转的材料粒子带走或引入添加剂,或者以这种方 式将添加剂施涂在材料粒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添加剂之前,或者在加入 过程中,无论容器(1)内的材料温度如何,均对容器(1)的内侧或侧壁进行附加的 单独加热,以便减小所加入的添加剂的粘度,并且提高湿润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视稀释度而定,通过一种添加剂 载体,以相对于最终产物总重量的0.01~20%重量百分比的用量加入添加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的最大加入量就是湿润容 器(1)内的材料总表面所需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或粒子状材料是聚合物 粒子或聚合物薄片、木纤维、碎纸。
10.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容器或者 切割压实机(1),其中至少布置有一个可围绕垂直轴线旋转的搅拌工具(4),用于 使得待加工的块状或粒子状材料进入运动或旋转状态,对材料进行搅拌、加热,或进 行粉碎,其中至少配置一个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加料装置 (10),用于加入液态、固态、半固态或糊状、悬浮或乳化形态、具有较高粘度的非 干燥粒子状添加剂,其中加料装置(10)布置在工作过程中位于容器(1)内的材料 的物位下方,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在容器(1)中所处的区域正是运动的材 料粒子对容器(1)的侧壁施加最高压力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布置在容器(1) 的侧壁内侧上,或者成型于容器(1)的侧壁上或通入容器(1)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均匀地分布在 容器(1)的内壁圆周的相同高度上,或者上下重叠排列成一排。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在容器(1)内 与底部或者与搅拌工具(4)相隔一定高度或距离,加料装置(10)在此高度/距离中 始终处在预先给定的位于容器(1)内的或旋转的材料粒子的物位下方,或者处在材 料粒子运动或旋转所形成的搅拌旋流物位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被布置在预先 给定的容器(1)中的材料或者搅拌旋流的中间三分之一区域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10)被设计成出口 或者喷嘴型式,且能够利用计量泵进行加料,能够以微滴形式计量加入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