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色滤色片元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41132.7 申请日: 2007-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1535875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M·J·贺尔伯;P·J·艾雷西;M·S·柏贝利;D·R·戴尔;M·C·布理克;S·伊文斯 申请(专利权)人: 伊斯曼柯达公司
主分类号: G02F1/1335 分类号: G02F1/1335;G02B5/22;H01L27/3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 进;韦欣华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色 滤色片 元件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示器用的滤色片。

发明背景

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图像质量已成为必需 的,而且希望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低功耗并且要薄、轻重量和广 角可视。面对这样的需求,已经开发了这样的显示装置(显示器),其 中薄膜有源元件(薄膜晶体管,也称为TFT)形成在玻璃衬底上,然后 在顶部形成显示元件(例如,产生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或阻止来 自背光的光的液晶层)。

结合了白色发光装置和滤色片的显示器的问题在于,发射体和滤 色片的组合必须提供良好的色域以再现多种颜色。以该方式使用的滤 色片必须具有良好的光谱特征,在预定的可见光区域具有足够的透射 比,而在可见光谱的其他区域没有不必要的透射比。

已做了许多工作以鉴定对于液晶显示器(LCD)而言好的滤色片 和滤色片组合,例如″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Ernst Leudner编,John Wiley & Sons(2001),pp.28-296;″High Performance Pigments(高性能颜料)″,Hugh M.Smith,John Wiley & Sons,pp. 264-265;Kudo等,Jpn.J.Appl.Phys.,37(1998),pp.3594-3603;Kudo 等,J.Photopolymer Sci.Tech.9(1996),pp.109-120;Sugiura,J.of the SID,1(3)(1993),pp.341-346;FU等.,SPIE,第3560卷,pp.116-121; Ueda等.,美国专利6,770,405;和Machiguchi等.美国专利6,713,227 和6,733,934。

尽管有这样的改善,但是显示器颜色再现依然充满折衷。例如, 很少满足彩色电视色域的下述标准:Fink,″Color Television Standards(彩色电视标准)″,McGraw-Hill,New York(1955);和 Recommendation ITU-R BT.709-5,″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HDTV standards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用于生 产和国际节目交换的HDTV标准的参数值)″。前一个NTSC标准将良 好红基色(red primary)描述为1931CIE x,y色度坐标为x=0.67和 y=0.33,而良好绿基色的坐标为x=0.21和y=0.71。后一个HDTV标 准定义良好蓝基色为坐标x=0.15和y=0.06的PAL/SECAM原蓝色。 可商业途径获得的电视达不到这些标准并具有折衷的色域。Takizawa 在US 2004/0105265中教导了可实现高达0.65的x值和高达0.33的y 值的红色滤色片,其x值达不到NTSC标准的红基色。Yamashita在 US 6,856,364中教导了可实现高达0.665的x值和0.31至0.35范围内 的y值的红色滤色片。虽然这相对于Takizawa有改善,但达到或超 过NTSC基色x值的红基色会导致更纯的红色。Yamashita进一步教 导了其中x值可为0.13至0.15且y值可仅低至0.08的蓝色滤色片, 以及其中x值可为0.22至0.34且y值可为0.56至0.65的绿色滤色片。 这两者都达不到各自要求的基色x,y值,如果达到,则将分别导致更 纯的蓝色和绿色。

另外,平常可获得的液晶显示器通常使用背光,例如冷阴极荧光 (CCFL)。平常可获得的CCFL源的特征是,虽然它提供由可见光谱 的多种波长组成的白光,但该光通常在几个窄的光谱带更强。这些带 一般集中于光谱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区域。这种光源所需要的滤色片 不必特别窄以提供良好的色域。例如,红色滤色片可以允许透射“尾 随”入光谱的部分绿色区(只要尾随区(tail region)不包括主要的绿色发 射峰),并依然通过该光源提供良好的颜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柯达公司,未经伊斯曼柯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1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