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心律失常死亡的自动降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0738.9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J·E·斯金纳;D·H·菲特;J·M·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非线性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 静;杨 勇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测 心律失常 死亡 自动 系统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2006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24,170 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全部纳入本说明书。
背景
本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目的在于估计电生理学数据。所 述电生理学数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心电图(ECG/EKG)数据、脑 电图(EEG)数据以及诸如此类。更具体地,本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 读介质针对用于估计电生理学数据以检测和/或预测心律失常死亡的 自动化系统和方法。
对在心电图中观察到的R-R间期(RRi)的分析,或对在脑电图中 看到的尖峰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临床结果,诸如心源性猝死或癫 痫发作。R-R间期是ECG或EEG的两个相继的R波之间的持续时间。 R-R间期可以在例如0.0001秒至5秒的范围内。所述分析和预测当被 用来在显示或未显示所预测结果的大群患者之间区分结果时,是统计 上显著的。
所述分析和预测因为分析方法(analytic measure)而具有不准 确的问题,所述分析方法:(1)是随机的(即,基于数据的随机变化); (2)要求平稳性(stationarity)(即,生成数据的系统在记录期间 不能变化);和(3)是线性的(即,对数据的非线性--在本领域被 称为“混沌(chaos)”--不敏感)。
许多技术已被开发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技术包括“D2”、“D2i” 和“PD2”。D2使得能够根据对所生成数据的样本的估计估算系统的 维数或系统的自由度数。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将D2用在生物学数据 上。然而,已经显示,对数据平稳性的假设不能被满足。
已经提出另一个理论描述,逐点标度维数(Pointwise Scaling Dimension)或“D2i”,其对来自脑、心脏或骨骼肌的数据所固有的 非平稳性不那么敏感。这或许是比D2更有用的生物学数据维数估计。 然而,D2i仍有相当大的估计误差,该估计误差可能与数据非平稳性 相关。
已经提出了一种点相关维数算法(Point Correlation Dimension algorithm)(PD2),其可以检测非平稳数据(即,通过将来自不同 混沌发生器的子时段(subepoch)连接而成的数据)的维数变化。
为了解决这多种技术的缺陷,已提出了改进的PD2算法--称之 为“PD2i”以强调其时间依赖性。PD2i在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为数据处 理例程,它使用确定性的并基于所引起的数据变化的分析方法。该算 法不要求数据平稳性,并且实际上跟踪数据的非平稳变化。而且,PD2i 对混沌数据和非混沌线性数据同样敏感。尽管PD2i基于总起来说用于 估计相关维数的先前的分析方法,但PD2i对数据非平稳性不敏感。因 为这个特征,PD2i可以其他方法不能具有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预测临 床结果。美国专利No.5,709,214和5,720,294中详细描述了PD2i算 法,这两个专利通过引用纳入本说明书。
为了用PD2i分析,将电生理学信号放大(增益为1,000)和数字 化(1,000Hz)。在处理之前,数字化信号可以被进一步转换(reduce) (例如,将ECG数据转换为RR间期数据)。已经再三发现,对RR间 期数据的分析使得能够在具有不同病理结果(例如,心室纤维性颤动 “VF”、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律失常死亡“AD”)的大群对象之 间进行风险预测。已经显示,使用来自高危患者的采样RR数据,PD2i 可以区分后来患有VF和未患VF的患者。
对于从以最好的低噪前置放大器和高速1,000Hz数字转换器获取 的数字ECG生成的RR间期数据,仍存在可使非线性算法产生问题的低 电平噪声。用于产生RR间期的算法也可以导致噪声增大。所有RR1间 期检测器中最准确的检测器使用3点运行(3-point running)的“凸 点算子(convexity operator)”。例如,可以调节遍历全部数据的 运行窗口(running window)中的3个点,以使在运行窗口刚好横跨 一个R波波峰时该运行窗口的输出最大化;点1在R波之前的基线上, 点2在R波的顶端,点3又在基线上。在窗口遍历数据时,点2在数 据流中的位置正确地识别每个R波波峰。这个算法,与测量R波超过 某一电平时的时间点或当每个R波的dV/dt为最大时进行检测的算法 相比,将产生显著更无噪声的RR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非线性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非线性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时间数字转换技术的起重机应变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货箱转运的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