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共混物、成形品及粒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40458.8 | 申请日: | 200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广野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J3/22;C08K3/00;C08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树脂 组合 物粒料共混物 成形 粒料共混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粒料共混物,其包含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和润 滑剂粒料B,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含有30~100重量% 聚酰胺树脂a和70~0重量%无机填充材料b,且所述聚酰胺树脂 a至少含有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降温结晶化温度Tc为210℃ 以下的结晶性聚酰胺树脂和/或非晶性聚酰胺树脂a-1;所述润 滑剂粒料B为在聚酰胺树脂a-3中含有基于润滑剂粒料为1~30 重量%的润滑剂c的润滑剂粒料B,
其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润滑剂粒料B的重量比= 80~99.5/2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所述聚酰胺 树脂组合物粒料A中的无机填充材料b的含量为15~6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所述润滑剂 粒料B进一步含有基于该润滑剂粒料B的5~50重量%无机填充 材料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前述聚酰胺 树脂a-1是选自由苯二甲胺与α,ω-直链脂肪族二元酸获得的聚 酰胺树脂、聚酰胺6、聚酰胺6I/6T共聚物和聚酰胺66/6I共聚物 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酰胺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前述聚酰胺 树脂a-1是选自由苯二甲胺与α,ω-直链脂肪族二元酸获得的聚 酰胺树脂、聚酰胺6、聚酰胺6I/6T共聚物和聚酰胺66/6I共聚物 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聚酰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 前述聚酰胺树脂a-1至少包含由苯二甲胺与α,ω-直链脂肪族二 元酸获得的聚酰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前述聚酰胺 树脂a至少包含聚酰胺66作为除了聚酰胺树脂a-1以外的聚酰胺 树脂a-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所述无机填 充材料b是选自玻璃纤维、云母、滑石和硅灰石所组成的组中的 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料共混物,其中,所述润滑剂 c是选自脂肪族羧酸金属盐、脂肪族羧酸酯、烃系化合物和酮化 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成形品,其使用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粒 料共混物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形品,所述成形品是车辆或 建材的部件。
12.一种粒料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聚酰 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润滑剂粒料B=80~99.5/20~0.5的重量比 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和润滑剂粒料B混合,其中,所述聚 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含有30~100重量%聚酰胺树脂a和70~0 重量%无机填充材料b,且所述聚酰胺树脂a至少含有用差示扫 描量热计测定的降温结晶化温度Tc为210℃以下的结晶性聚酰 胺树脂和/或非晶性聚酰胺树脂a-1;所述润滑剂粒料B为在聚酰 胺树脂a-3中含有基于粒料为1~30重量%的润滑剂c的润滑剂 粒料B。
13.一种改善树脂组合物粒料的成形周期性的方法,其包 括按照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润滑剂粒料B=80~99.5/20~ 0.5的重量比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和润滑剂粒料B混合, 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A含有30~100重量%聚酰胺 树脂a和70~0重量%无机填充材料b,且所述聚酰胺树脂a至少 含有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降温结晶化温度Tc为210℃以下 的结晶性聚酰胺树脂和/或非晶性聚酰胺树脂a-1;所述润滑剂 粒料B为在聚酰胺树脂a-3中含有基于粒料为1~30重量%的润 滑剂c的润滑剂粒料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4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