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肟酯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0393.7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泽本大介;君岛孝一;村田圣;小崎靖典;大石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迪科 |
主分类号: | C07D209/88 | 分类号: | C07D209/88;C08F2/50;G03F7/004;G03F7/03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楠;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 含有 化合物 聚合 引发 | ||
1.一种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肟酯化合物,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 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或CN,烷基、芳基和芳烷基的氢原子进而还可以 被OR21、COR21、SR21、NR22R23、-NCOR22-OCOR23、CN、卤原子、-CR21=CR22R23或-CO-CR21=CR22R23取代,R21、R22和R2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 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 或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R2表示R11或OR11,R11表示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烷基、 芳基和芳烷基的氢原子可以进一步被卤原子取代,R3表示碳原子数为1~20 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所述R1、 R3、R21、R22和R23表示的取代基的亚烷基部分的亚甲基也可以被不饱和键、 醚键、硫醚键、酯键、硫酯键、酰胺键或氨基甲酸酯键中断1~5次,所述取 代基的烷基部分可以具有分支侧链,也可以是环状烷基,所述取代基的烷基 末端也可以是不饱和键,而且,R3也可以和邻接的苯环一起形成环,R4表 示氢原子,R5表示氢原子、甲基或甲氧基,a和b分别独立地为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肟酯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的R1是碳原子数为1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 的芳烷基或CN,或者R3是被醚键或酯键中断了1~5次且碳原子数为1~12 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3~20的烷基,R1和R3的烷基、芳基和芳烷基的氢原 子进而还可以被OR21、COR21、SR21、NR22R23、-NCOR22-OCOR23、CN、卤 原子、-CR21=CR22R23或-CO-CR21=CR22R23取代,R21、R22和R23分别独立地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 数为7~30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所述R1、R3、R21、R22和R23表示的取代基的亚烷基部分的亚甲基也可以被不饱和键、醚键、硫醚 键、酯键、硫酯键、酰胺键或氨基甲酸酯键中断1~5次,所述取代基的烷基 部分可以具有分支侧链,也可以是环状烷基,所述取代基的烷基末端也可以 是不饱和键,R3是也可以和邻接的苯环一起形成环的取代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迪科,未经株式会社艾迪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3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