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一种偏二氯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9264.6 | 申请日: | 200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弗兰冈;帕斯卡尔·德瓦艾尔;伊夫·范德韦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维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8 | 分类号: | C08L27/08;C08J5/18;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国清;樊卫民 |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一种 氯乙烯 聚合物 组合 方法 | ||
1.用于制备偏二氯乙烯聚合物与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的组合物的方法,根据该方法:
a0)在除所述偏二氯乙烯聚合的介质之外的介质中预先形成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并且将其从介质中分离;
a)在通过将所述偏二氯乙烯与至少一种能与之共聚的共聚单体进行聚合反应而制备所述偏二氯乙烯聚合物的过程中,加入在a0)中获得的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并且
b)任选地,还将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加至在步骤a)结束时分离出的偏二氯乙烯聚合物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a)的聚合反应是在水悬浮液中通过自由基途径进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a)的聚合反应,除了加入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之外,分解为几个步骤,根据这些步骤:
a1)将所述聚合反应所需要的原料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还有,任选地,至少一种添加剂引入到反应器中;
a2)使所述反应器中的内容物进行反应同时任选地引入所述原料的余量,其中任选加入至少一种添加剂,并且,在反应之后获得含有残留单体的浆料;
a3)将所述残留单体从在步骤a2)中获得的浆料中去除,其中任选添加至少一种添加剂,并且获得清除掉所述残留单体的浆料;并且
a4)将所述偏二氯乙烯聚合物从在步骤a3)中获得的浆料中分离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的过程中、在步骤a3)的过程中或这些步骤中每一步的过程中引入至少一种ε-己 内酯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与所述原料以及至少一种添加剂在步骤a1)的过程中同时引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的过程中加入至少一种ε-己内酯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的过程中任选的添加是通过经由预混合的混合而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或多种ε-己内酯聚合物的总量为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的1至50wt%。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的0.1至7wt%的环氧化豆油作为添加剂在步骤a1)的过程中与所述原料同时加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对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的0.1至7wt%的环氧化豆油作为添加剂在步骤a3)的过程中加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二氯乙烯聚合物是一种共聚物,该共聚物的构成为:量为至少50wt%的偏二氯乙烯和至少一种共聚单体,该共聚单体选自氯乙烯和/或至少一种单体,该单体选自对应于以下通式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
CH2=CR1R2
其中,R1选自氢和甲基基团并且R2是-CO-R3基团,其中R3选自-OH基团和-O-R4基团,而R4选自含有从1到18个碳原子的任选带有一个或多个-OH基团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基团、含有从2到10个碳原 子的环氧烷基基团以及含有总计为从2到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基基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二氯乙烯聚合物是由量为至少50wt%的偏二氯乙烯以及丙烯酸甲酯构成的共聚物。
13.用于制备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组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是单层或多层的薄膜。
15.单层或多层的薄膜,该薄膜包括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组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膜,该薄膜包括阻挡层,该阻挡层包括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维公司,未经索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2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