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外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5030.4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洛朗·莫兰;克洛德·卡斯;滝泽英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2 | 分类号: | H01R13/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端子可从壳体 上拆卸从而进行更换的电连接器和壳体。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常带有绝缘壳体,以便在壳体中封装并支承电端子。日 本专利公报JP 2002-75507A公开了一种具有壳体和用于将电端子固定在 该壳体中的挡止件(retainer)的连接器。该壳体和挡止件是分别通过注 射成形工艺由热塑性材料等制成的。该壳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并开 口的空腔阵列,这些空腔具有在内部延伸的矛状部(lance),和用于容纳 沿横越这些空腔的方向形成的挡止件的中空部。该挡止件内形成有多个 孔部,以使当挡止件被插入到中空部中时,这些孔部与那些空腔连通。 电端子插入在连通空腔中。
装配壳体和挡止件,接着将端子插入到空腔中,直到它们接触到前 壁部并且被矛状部阻挡住为止。在插入端子之后,挡止件完全容纳在中 空部中,并且端子通过挡止件保持与壳体接合。
当发现某个端子损坏或有缺陷时,可以将该端子从壳体上拆下来。 这种拆卸是这样进行的:经由空腔前面的孔部插入一装配杆(jig)以使 矛状部变形,由此使得有缺陷的端子能够从壳体中撤出从而进行更换。
由于成形工艺和模子形状的局限性,连接器壳体的前壁部无法造得 非常厚,因而它必须保持较薄。然而,这种较薄的壁可能因插入端子的 载荷或来自外部源的碰撞而损坏。
另外,在端子更换过程中,将装配杆用力压靠在前壁部上,该前壁 部在装配杆被插入以分离矛状部和端子时充当了支点(fulcrum)。因而, 前壁部可能不够坚固,经不住通过装配杆施加的载荷,因此,前壁部甚 或孔连接器壳体还可能在端子撤出过程中损坏。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仍通过注射成形工艺制成,同时壳体的前壁部 足够坚固经得住在端子插入或端子撤出过程中的载荷的连接器壳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这样的连接器及其壳体,其中,该壳体具 有足够强度,经得住在插入端子时施加的载荷、来自外部源的碰撞以及 装配杆活动所造成的载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壳体和由这种壳体 制成的连接器。该壳体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有贯穿该 第一部件的前后表面的一个或更多个空腔或隔间。每个隔间内部都形成 有用于锁定插入到该隔间中的端子的矛状部。第二部件具有壁部,并且 在被装配至第一部件时,该壁部覆盖了第一部件的前表面。该壁部上形 成有窗口。第二部件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部件进 行移动。当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矛状部通过窗口而露出;由此,可以通 过装配杆来进入(access)矛状部,例如与电端子分离,从而可以撤出和 更换端子。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窗口偏离开矛状部,由此,矛状部被壁 部覆盖,对于矛状部的进入被阻止。
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分离地形成,因此好处在于,第二部件上 的壁部可以被构造得与第一部件不同。因而,该壁部可以具有足够的厚 度甚或可以用与第一部件不同的材料形成,由此,为壳体提供了足够的 载荷经受能力,使之免受端子的插入载荷、来自外部源的碰撞以及装配 杆活动所造成载荷的影响。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清楚, 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发明概念。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以及优点进行详细描述, 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壳体在装配之前的立 体图。
图1(b)是图1(a)的倒置立体图。
图2(a)是图1(a)的将连接器壳体装配至临时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倒置立体图。
图3(a)是图1(a)的完全装配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倒置立体图。
图4(a)是图3(a)的俯视图。
图4(b)是图3(a)的正视图。
图4(c)是图2(a)的截面图。
图4(d)是图3(a)的截面图。
图5是图2(a)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图3(a)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图2(a)的局部截面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壳体在装配之前的立 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帘线、橡胶钢丝帘线复合体以及轮胎
- 下一篇:气液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