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数据交换(EDI)数据字典的差异分析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4520.2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S·高拉夫;S·玛什拉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G06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数据 交换 edi 字典 差异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分析并显示诸如版本变更等数据存储中的电子数据交换 (EDI)模式之间的差异。
背景
传统上,采用EDI,各组织就能够彼此发送实际上不限种类的结构化消息 发送以便于任何种类的商业数据以自动化的方式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 传送。就此,一旦被正确地设置,EDI消息就可用于自动化对伙伴、商业子单 元、买家等的各种通信,由此实质上减少了与填写纸质表格、存储大量纸张等 相关联的开销。例如,采用EDI,组织仅以符合预定义模式的方式填写电子表 格,并且然后与该电子表格相关联的消息的通信、存储/记录保存和确认都将自 动发生。
EDI消息由此具有指示EDI系统如何解释给定EDI消息实例,即,如何 确认EDI消息已被正确地结构化并具有适当的信息的相关联的EDI模式。就 此,存在几千种EDI消息类型,也被称为交易集定义(TSD)。例如,当一特 定类型的EDI消息(例如,购买定单)由EDI系统创建时,该EDI消息以符 合购买定单模式的方式创建。当今,通常使用XML模式定义(XSD)、外部 数据表示(XDR)和文档类型定义(DTD)来表示EDI消息的模式。就此, XSD、XDR和DTD是可被创建以描述特定种类的EDI消息的模式的模式文件。 当今,这些XSD、XDR和DTD文件被存储为在EDI系统中结合EDI消息的 确认和生成来使用的个别文件。
然而,当一组织在最大化EDI消息通信的价值时,该组织可能代表EDI 系统存储众多模式,甚至同一模式的众多版本。一旦模式的数量开始超出几十 个,这些模式的存储需求和版本管理就可能变得不同寻常。这出于多种原因。 试图理解几百或几千个EDI模式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同模式的各版本之间的差 异至少可以说是困难的且复杂的。
例如,因为许多模式根据不同的版本随着时间而演变,所以期望能够分析 这些版本以便快速且高效地确定在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例如,为了 针对给定的一组情况选择正确的版本。当今,比较同一EDI模式的两个版本的 唯一方式是并排显示这两个单独的模式文件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以其本机格式 (通常是XML)查看模式文件时执行差异的逐行比较。
例如,交易集定义(TSD)的同一XML表示的两个不同的版本1800a和 1800b在图18中并排示出。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被示为将maxLength(最大 长度)值从版本1800a的“5”变为1800b的“2”的改变C1。类似地,在两个不同 的版本1810a和1810b中,如用XML表示的EDI TSD元素名经历了从1810a 到1810b的改变C2,将名称从“RFFField1”改为“ReferenceField1”。然而,根据 逐行差异分析来观察这些差异由于模式表示的复杂性而具有挑战性。这需要用 户非常熟悉XSD,而这太过于挑战性。应该存在较容易的方式。
首先,这种分析差异的方法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阅读和理解XML和 XSD的全面的能力以使用户从EDI模式元素中提取出XML格式化信息。这是 易于出错的,即,用户可能永远无法确定所有改变都从人工审阅中观察到。另 外,如果版本之间的变化众多或涉及复杂的结构上的改变,则任何逐行比较技 术不幸都是不充分的。
此外,EDI模式是由可根据不同的商业需求来定制的许多EDI元素组成 的。因此,期望具有按照这些EDI元素,而非XML文件中的行分析EDI模式 之间的差异的EDI系统,以使得能够按照有关系的EDI元素向用户呈现对模 式之间的差异的直观理解。
因此,考虑到EDI通信系统中的EDI模式的版本管理的现有技术不够完 善,期望提供改进的工具和存储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字典中的EDI 模式之间的差异。EDI消息通信的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和其他缺陷在描述了将在 以下更详细地阐述的本发明的各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后将变得显而易见。
概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4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