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赖链路适配的控制信令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3850.X | 申请日: | 200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琴·温格特;西尾昭彦;铃木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依赖 链路适配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提供对用以传送用户数据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的改进方案。
背景技术
分组调度和共享信道传送
在采用分组调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将至少一部分空中接口资源动态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移动台-MS)。通常将这些动态分配的资源映射到至少一个共享数据信道(SDCH)。共享数据信道可以例如具有下列结构之一:
-在多个MS之间动态共享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代码。
-在多个MS之间动态共享OFDMA(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子频带)。
-在多个MS之间动态共享OFCDMA(正交频、码分多址)或MC-CDMA(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上面的结合。
图1示出了用于使用单个共享数据信道的系统的共享信道上的分组调度系统。子帧(也称作时隙)反映了调度程序(scheduler)(例如,物理层或MAC层调度程序)执行动态资源分配(DRA)的最小间隔。在图1中,假设TTI(传送时间间隔)等于一个子帧。应当注意,通常TTI可以也跨越多个子帧。
此外,通常由时域中的一个子帧、以及频域中的一个子载波/子频带定义可以在OFDM系统中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最小单元(也称作资源块或资源单元)。类似地,在CDMA系统中,由时域中的子帧和码域中的代码定义无线电资源的此最小单元。
在OFCDMA或MC-CDMA系统中,由时域中的一个子帧、频域中的一个子载波/子频带、以及码域中的一个代码定义此最小单元。注意,可以在时域中、以及码域/频域中执行动态资源分配。
分组调度的主要益处是通过时域调度(TDS)和动态用户速率适配的多用户分集增益。
假设用户的信道状况由于快(和慢)衰落导致随着时间而改变,在时域调度中,在给定时刻,调度程序可以向具有良好信道状况的用户分配可用资源(在CDMA的情况下的代码、在OFDMA情况下的子载波/子频带)。
OFDMA中的DRZ和共享信道传送的细节
除了通过时域调度(TDS)在时域中使用多用户分集之外,在OFDMA中,也可通过频域调度(FDS)在频域中使用多用户分集。这是因为,OFDM信号是在频域中由可向不同的用户动态分配的多个窄带子载波(通常被分组为子频带)构造。这时,可以使用由于多径传播导致的频率选择信道特性,以便在用户具有良好信道质量的频率(子载波/子频带)上调度用户(频域中的多用户分集)。
由于实际原因,在OFDMA系统中,将带宽划分为多个子频带,其由多个子载波组成。即,可以在其上分配用户的最小单元将具有一个子频带的带宽、以及一个子帧(其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的持续时间,这被表示为资源块(RB)。通常,子频带由连续的子载波组成。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期望由分布式的非连续子载波形成子频带。调度程序也可以在多个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子频带和/或子帧上分配用户。
对于3GPP长期演进(见3GPP TR 25.814:“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Evolved UTRA(演进的UTRA的物理层方面)”,版本7,v.7.0.0,2006年6月-提供于http://www.3gpp.org,并且被合并在此作为参考),10MHz系统可以由具有15kHz子载波间隔的600个子载波组成。可以随后将600个子载波分组成24个子频带(每个有25个子载波),每个子频带占用375kHz带宽。假设子帧具有0.5ms的持续时间,根据此示例,资源块(RB)将跨越375kHz和0.5ms。
为了使用多用户分集、以及实现频域中的调度增益,应当在用户具有良好信道状况的资源决上分配用于给定用户的数据。通常,这些资源块彼此接近,并且因此,此传送模式也被表示为局部(localized)模式(LM)。
在图2中示出了局部模式信道结构的示例。在此示例中,在时域和频域中,将相邻资源块分配给四个移动台(MS1至MS4)。每个资源块由用于承载层1和/或层2控制信令的部分、以及承载用于移动台的用户数据的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