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温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3648.7 | 申请日: | 2007-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艾曼诺·菲利普;恩瑞克·里奇;麦克·塔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萨尔甲醇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晶 |
| 地址: | 瑞士卢加***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温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其最通常的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放热或吸热非均相 反应的等温反应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的基本上圆筒形的外壳;
在外壳内延伸的至少一个催化床,该催化床包括对置的分别用于 反应物气体流入口和用于包括反应产物的气体流出口的穿孔侧壁;
浸于所述催化床中的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中有热交换流体 通过。
这样的反应器专门用于在基本上等温条件下实现放热或吸热反 应,所述等温条件即这样的条件:反应温度被控制在一个预先设定的 值附近的相当有限的数值范围内。
在下述说明书部分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中,上述类型的反应器用以 下术语表示:伪等温反应器,或更简短的:等温反应器。
众所周知,在实现放热或吸热非均相反应合成的领域,具有高容 量的等温反应器的需求增加,该等温反应器一方面要易于制作,可靠 且要求低成本和维修费用,另一方面要求操作具有低负载损耗,低能 耗且在反应物和热交换流体之间具有高热量交换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放射状催化床的等 温反应器,包括:用于供热或去热的热交换单元,放射状排列的多个 平板状或管状热交换器,其以反应器外壳的轴线作为参考,位于一个 或多个同轴行上。
尽管上述设置具有一些优势,但是上述具有放射状配置的等温反 应器具有一系列缺点,其缺点包括该等温反应器在热交换器之间由于 其放射状排列而具有非均质催化区域。
结果表面,经过催化床的气体流和热交换器中热交换流体之间的 热交换并不是一直最优,特别是催化床中邻近交换器之间距离更大的 区域,以及所述气体流通过催化床的非均匀通过速度,因为后者受到 依据于用于穿过所述催化床较小的或各自较大部分的各速度的作用。
此外,在所知的等温反应器中,热交换器的放射状配置在构建和 组装时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温反应器,该等温反应器用于实 现放热或吸热非均相反应,克服了使用所公开的具有放射状配置的等 温反应器的上述缺陷。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实现放热或吸热非均相反应的等温反 应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基本上圆筒形的外壳;
在外壳内延伸的至少一个催化床,其包括分别用于反应物气体流 入口和包括反应产物的气体流出口的对置的穿孔侧壁;及
浸于所述催化床中的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中有热交换流体 通过;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至少一系列的热交换器,所述热 交换器基本上相互平行排列,及所述热交换器且基本上平行于至少有 一个被所述反应物的气体流通过的催化床所处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系列的热交换器的每个交换器沿着基本上平 行于所述外壳的轴线的方向在所述至少一个催化床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基本上为盒式的结 构,具有基本上拉伸和扁平的矩形配置,其长对边平行于外壳的轴线 且短对边垂直于轴线,所述交换器还包括用于通过热交换工作流体的 内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上为 筒状的结构,每一个筒体在基本上垂直于外壳的轴线方向上延伸。
由于本发明,更有利于简单并有效地制造具有高热量交换效率的 等温反应器,对转化率和能量消耗更有优势。
确实,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等温反应器的放射状配置,本发明中的 热交换器基本上相互平行排列,这意味着可以在邻近交换器之间可以 获得均匀的催化区域(即基本上恒温部位),所述邻近交换器中在垂 直于外壳轴线方向上有包括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流动气体通过,所述 邻近交换器部位基本上相互平行。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气体流各部分能够与相 关热交换器进行有效的热量交换,该相关热交换器沿着通过催化床的 整体各自催化部分,这样,可以在催化床内获得最优的温度分布甚至 高效的放热或吸热反应,对其内部转化率和相对能耗有很大的优势。
应当指出,用平行排列代替热交换器的放射状排列,对上述气体 流以实际均匀速度通过催化床部分更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萨尔甲醇公司,未经卡萨尔甲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