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广播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3372.2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7/173 | 分类号: | H04N7/173;H04N5/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广播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尤其涉及一种与多屏显示有关的显示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自模拟广播接收机盛行以来,就已使用了用于在一个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节目的技术。此外,在数字广播接收机正成为主流的当今,能够多屏显示的设备正变得流行起来。例如,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数字广播接收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TV显示屏和因特网屏幕两个屏幕的技术,并且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滑地切换这些屏幕的技术。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244716A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包括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的常规技术中,当在正为TV节目提供双频显示期间开始对节目进行预约记录处理时,显示TV节目的两个屏幕之一被改换成显示对其执行预约记录的频道。当这种显示改换发生时,用户将会感到错愕,因为其正在收看的节目突然切换到其他节目。同时在后续处理中,每次用户操作遥控器例如将其显示已被切换至预约记录频道的屏幕切换至另一频道时,总是显示通知用户不允许选择频道的消息,颇为恼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技术,该技术即使是在正提供多屏显示期间开始预约记录处理时也不会使用户感到不适。
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在显示单元上提供多屏显示的广播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执行显示控制以使得在多屏显示期间在接近开始预约记录的时间的一时刻多屏中的至少一个屏幕进入非显示。因此,将不会对在执行预约记录的节目反复执行实际不 能执行的无用操作。
本发明的该方面的特征在于显示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用非显示区域扩展剩余节目。因此,可有效使用显示单元当中已进入非显示的区域。本发明的该方面的特征在于显示控制单元在接近开始预约记录的时间时显示与预约记录的开始有关的消息。例如,能够经由用以通知用户预约记录的开始的消息让用户知晓上述控制正在正确地执行。
本发明的该方面的特征在于显示单元提供的显示包括经由因特网获得的信息的显示,且若没有剩余节目,则仅保留基于因特网的显示。可一直提供基于因特网的显示,因此适于最后保留的屏幕显示。
显示单元可执行控制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非显示频道的标识号码。因此,根据预约记录当前正在记录的节目的ID可被识别。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能够在显示单元上提供多屏显示的广播接收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得在多屏显示期间在接近开始当前显示节目预约记录的时间的一时刻多屏中的至少一个屏幕进入非显示;以及将当前显示节目的显示扩展至非显示区域。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节目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发明优点
根据本发明,屏幕显示状态自动切换至另一状态,以使得用户不会收看到对其执行记录的频道,从而避免用户受到因响应于用户操作而显示的通知用户不允许进行频道选择的消息的打扰。同时,显示屏幕可扩展至非显示屏幕区域,以实现高效利用显示屏。
附图简述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广播接收机的示例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幕显示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图示特定显示状态的示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变形的屏幕显示的示例的示图,该示例是图3中所示的屏幕显示的另一显示示例。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变形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遵循图5所示流程的显示的示例的示图。
符号描述
A…数字广播接收机,1…天线,3…前端电路(A),5…解多路复用器(A),7…画面及声音解码单元(A),11…前端电路(B),15…解多路复用器(B),17…画面及声音解码单元(B),21…屏幕组合单元,23…RAM,24…计时器,25…ROM,27…控制电路(CPU),33…声音切换单元,35…显示单元,37…声音输出单元(A),41…声音输出单元(B),45…遥控器受光单元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