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透明导电性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太阳能电池用透明电极及电子纸用透明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3191.X | 申请日: | 200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德永司;楠冈亮;栗城匡志;一木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H05B33/28;B32B7/02;B32B15/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透明 导电性 薄膜 电致发光 元件 太阳能电池 电极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透光性高且表面电阻率低而且可挠性优良的电极部的自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透光性高且表面电阻率低而且可挠性优良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和采用了该透明导电性薄膜的电致发光元件、太阳能电池用透明电极及电子纸用透明电极。再有,自发光显示装置也包括照明用途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无机的电致发光元件、电子纸等中,作为取出光的一侧的电极,采用具有透明导电性层的薄膜或玻璃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这些透明导电性层一般是采用铟及锡的氧化物或锌的氧化物、锡的氧化物等而形成的,但为了得到低电阻,必须形成厚而均匀的膜,其结果是,存在光透射率下降、高成本化、形成工序中需要进行高温处理等问题,特别是在薄膜上的低电阻化中存在界限。
作为其改进对策,提出了在透明电极层中附加金属线等导电性成分的提案(专利文献2)、或在透明电极层(透明阳极基板)中设置导电性金属的总线的方法(专利文献1及3)、或者在透明电极层(上部电极)上设置网格模样的金属线结构的方法(专利文献5)。
通过蒸镀或溅射ITO(Indium Tin Oxide)膜等导电性金属、透明电极层来赋予导电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的方法,在生产性低这点上还要求改进。此外,设置总线的方法因其本身的工序增加而使成本上升。
除此以外,在专利文献5中通过蒸镀ITO膜提高了导电性,但其缺陷是:作为材料的ITO膜因担心资源枯竭而要求替代品,并且在蒸镀工序中损耗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在支撑体上制造实质上透明的传导层,该传导层含有本征传导性聚合体及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中的传导性金属,且本身形成传导体;通过照相处理来制造该不均匀地分布的传导性金属。但是,对于以低成本、大批量制造能兼顾高的光透射率和低的表面电阻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目的来说,还不充分。
再者,在利用近年来积极开发的有机EL或电子纸技术等的柔性显示器中,必须采用具有可挠性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在上述透明导电膜中因弯曲而形成的微细裂纹所导致的导电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作为具有可挠性的导电性材料的PEDOT/PSS等透明导电性树脂、或应用了纳米技术的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丝及纳米棒等的开发十分活跃,但如果就其单体而言,还不能产生与ITO膜同等以上的低电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0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47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629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24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302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6-5016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实现以下的目的。
也就是说,提供一种具有透光性高且表面电阻率低而且可挠性优良的电极部的自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提供一种透光性高且表面电阻率低而且可挠性优良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和采用了该透明导电性薄膜的电致发光元件、太阳能电池用透明电极及电子纸用透明电极。
本发明的课题是通过限定本发明的下述事项及其优选的方式来实现的。
第1发明是自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撑体;电极部,其被设置在该支撑体上,且具有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细线结构部和透光性的导电膜;和显示部,其被层叠在所述电极部上且具有发光层。而且所述 电极部的所述细线结构部的体积电阻为10-4欧姆·cm以下及/或表面电阻在100欧姆/sq以下,所述导电膜的体积电阻为0.05欧姆·cm以上及/或表面电阻在100欧姆/sq以上,在将进行下述弯曲试验前的所述电极部的表面电阻设定为R1、将进行了下述弯曲试验后的所述电极部的表面电阻设定为R2时,满足R2/R1<18。
此处,弯曲试验是通过重复进行以下工序使所述电极部弯曲100次,所述工序是:将所述电极部挂在相对于基座旋转自如地安装的直径为4mm的辊上,对所述电极部的一个端部按每米宽施加28.6(kg)的张力进行拉伸,同时使所述辊旋转,从而使所述电极部弯曲的工序;和对所述电极部的另一个端部按每米宽施加28.6(kg)的张力进行拉伸,同时使所述辊旋转,从而使所述电极部弯曲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绕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抗金属灰化腐蚀性的高性能涂覆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