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书写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3045.7 | 申请日: | 2007-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玉野寿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3K7/02 | 分类号: | B43K7/02;B43K5/02;B43K5/18;B43K7/10;B43K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书写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书写工具,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顶端的笔尖;形成在外壳内的墨水筒;将墨水筒内的墨水引导到笔尖的墨水引导部件;在墨水筒与笔尖之间的外壳内形成的空气通路即一端与墨水筒的笔尖侧端连接而另一端与外壳外部连接的空气通路。
该书写工具中,空气向墨水筒内流入与消耗的墨水量对应的量。然而,当该墨水筒内的空气因周围气压或温度等的变化而膨胀时,墨水筒内的墨水有可能被空气从墨水筒挤出,通过笔尖或空气通路流出到书写工具外部。
为此,已知有这样一种书写工具,利用间隔壁将墨水筒内部分割成在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墨水室,且将墨水引导部件配置成在间隔壁中心形成的通孔内延伸,利用墨水引导部件将这些墨水室内的墨水从笔尖侧的墨水室开始依次引导到笔尖,利用墨水引导部件外周面与通孔内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中形成的墨水液膜将墨水保持在墨水室内且通过该间隙使空气流入墨水室内(参照专利第3436728号公报的图1等)。这样,大致而言,流入墨水筒内的空气与墨水隔离,且通过空气通路与外壳外部连通。因此,即使墨水筒内的空气膨胀也可抑制墨水筒内的墨水被空气向墨水筒外部挤出。
专利第3436728号公报中记载的书写工具中,墨水引导部件由将许多纤维集束而成的纤维集束体构成,在其两端保持在外壳上。在此情况下,墨水引导部件本身为低强度,现实中很难在墨水引导部件外周面与通孔内周面之间形成均匀的间隙。因此,实际上,墨水引导部件外周面与通孔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即,既有间隙大的部分也有间隙小的部分。然而,详细情况后述,在间隙大的部分墨水液膜的墨水保持力减小,有可能无法可靠地将墨水保持在墨水室内。
对此,在间隔壁外周面设置缺口,利用在该缺口形成的墨水液膜将墨水保持在墨水室内,并通过该缺口使空气流入墨水室内,由此可以解决该问题(参照专利第3436728号公报的图19至图21以及日本特开昭62-220400号公报的图1)。
然而,在间隔壁外周面设置缺口时,在书写工具相对于铅垂线倾斜的状态下缺口即墨水液膜相对于书写工具的长度轴线的位置随时会发生变化。即,墨水液膜既会位于书写工具长度轴线的上方也会位于其下方。
然而,经过墨水液膜流入墨水室内的空气的情况会根据墨水液膜相对于书写工具长度轴线的位置而变化。即,当墨水液膜位于书写工具的长度轴线的上方时和位于下方时流入墨水室内的空气的情况有可能不同。这就意味着墨水筒内的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日本特开昭62-220400号公报的书写工具中,尽管在间隔壁外周面与墨水筒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间隙33,但由于形成有缺口36,因此没有形成环状的墨水液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墨水筒内的空气状态稳定的书写工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书写工具,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顶端的笔尖;形成在外壳内的墨水筒;将墨水筒内的墨水引导到笔尖的墨水引导部件;以及在墨水筒与笔尖之间的外壳内形成的空气通路即一端与墨水筒的笔尖侧端连接而另一端与外壳外部连接的空气通路,利用间隔壁将墨水筒内部分割成在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墨水室,且利用墨水引导部件将这些墨水室内的墨水从靠近笔尖的墨水室开始依次引导到笔尖,在间隔壁外周面与墨水筒内周面之间,在整个圆周上设有基本均匀的间隙,利用在该间隙中形成的环状的墨水液膜将墨水保持在墨水室内且通过该间隙使空气流入墨水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笔芯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插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III部的放大图。
图4是沿图1的线IV-IV看到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线V-V看到的横向剖视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墨水室的作用的墨水室放大剖视图。
图7是集管后端的俯视图。
图8是图1的VIII部的放大图。
图9是节流通路形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笔尖顶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墨水引导芯的纵向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笔芯 2…外壳 3…笔尖 4…墨水筒 5…墨水引导部件
6…空气通路 7…集管 8…插接部件 11…间隔壁 12…墨水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铅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