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2963.8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浅井真人;小金丸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B32B7/02;B32B27/00;G02F1/1343;H01B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娟;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薄膜。更详细而言,涉及不仅透明性和导电性优异,耐湿热性也优异的透明导电薄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薄膜通常被用作液晶显示器、透明触控式面板等的透明电极或电磁波屏蔽材料。
众所周知,所述透明导电薄膜是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喷镀法等的干法将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In2O3与SnO2的混合烧结物(ITO)等设置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的透明薄膜表面而得到的薄膜。
另外,众所周知所述透明导电薄膜还可通过在透明薄膜表面涂布导电性高分子而形成涂膜层的湿法获得。湿法所使用的导电性高分子已知有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等。
由于将透明导电薄膜在网状下连续加工,或者冲孔加工,或在弯曲状态下表面加工、保管,因此通过干法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在加工或保管期间有时会产生裂纹,表面电阻增大。
另一方面,通过湿法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由于涂膜层本身具有柔软性,难以产生裂纹等问题。而且与干法相比,湿法制造成本较低,而且涂布速度也普遍较快,因此还具有生产率优异的优点。但是,采用湿法获得的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导电性、色调等不足的缺点。
近年来提出对采用湿法获得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各种改善。例如,将包含聚(3,4-二烷氧基噻吩)和聚阴离子的导电性高分子(专利文 献1),通过制造方法的改进(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等在保持高光线透过率的状态下显示出非常低的表面电阻,所述聚(3,4-二烷氧基噻吩)通过在聚阴离子存在下将3,4-二烷氧基噻吩氧化聚合而得到。
但是,将上述导电性高分子用作涂膜层的导电薄膜具有耐湿热性差的缺点,不足以用作液晶显示器(LCD)、透明触控式面板等。因此,提出以改良导电性高分子的耐水性为目的而并用各种粘结剂的方法(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313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3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86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817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用作显示器电极或触控式面板电极也可以长期稳定工作的耐湿热性优异的导电薄膜。本发明还提供导电性、透明性、涂膜强度优异的导电薄膜。
在涂膜层中含有聚噻吩的导电薄膜中,如果所述涂膜层中含有水溶性化合物,则导电性增强。但是,如果含有水溶性化合物,则导电薄膜的耐湿热性下降。本发明人对使薄膜的导电性和耐湿热性并存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涂膜层在聚噻吩及水溶性化合物的基础上还含有交联剂,则可以在维持导电性的同时提高耐湿热性,从而达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在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上,将包含如下成分的组合物固化得到的涂膜层层合而得到的导电性薄膜,
(i)包含聚阳离子状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导电性高分子(A成分),所述聚噻吩主要含有下式(1)所示重复单元,
式中,R1和R2相互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者相互结合表示可被任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亚烷基,
(ii)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10-1000质量份的水溶性化合物(B成分),所述化合物具有选自氧亚乙基及磺酸盐基(スルホン酸塩基)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基团,以及
(iii)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10-1000质量份的具有缩水甘油基的交联剂(C成分);
其为在60℃的温度和90%的湿度下处理240小时后的表面电阻的变化率为160%以下的导电薄膜。
本发明还包含在将具有导电层的一对电极经由间隔器(スペ一サ一spacer)使导电层彼此相对地排列而形成的电阻膜式触控式面板中,将上述导电薄膜用作至少一侧的电极的触控式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薄膜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基材薄膜
2 锚固层
3 涂膜层
4 硬质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未经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2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