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1837.0 | 申请日: | 200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横内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04;H01M4/36;H01M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 亭;苗 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活性 物质 二次 电池 | ||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Sn或Si且膜厚在 0.05μm以下的金属部,并且是层叠有所述金属部和碳皮膜的薄片状物 质,所述碳皮膜的膜厚在0.01μm~1.0μm的范围。
2.一种负极,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 质。
3.一种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
4.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通过进行在基材上形成金属薄膜的金属薄膜形成工序以及形成膜 厚在0.01μm~1.0μm的范围的碳皮膜的碳皮膜形成工序,从而在所述基 材上形成金属-碳层叠体的金属-碳层叠体形成工序;以及
从所述基材上将所述金属-碳层叠体剥离并进行粉碎的粉碎工序;
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含有Sn或Si且膜厚在0.05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8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