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下悬管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1640.7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M·康韦;凯文·哈里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S.C.约翰逊父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B05B15/00;B65D8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梧 |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下悬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不适用。
联邦资助研发声明
不适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具有当与分配器连接的瓶子或其它容器不完全垂直时 能够促进喷雾的弹性下悬管的喷雾分配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自 动快速装配这种分配器的装置,在分配器上带有容纳被分配液体的容 器。
我们已知多种从容器里释放液体的装置。一些装置依赖气雾阀 (aerosol valve)来释放喷雾,例如参见美国专利5,797,522。其它装置 依赖扳机泵式喷雾器(trigger pump sprayer),例如参见美国专利 6,789,303。还有其它装置使用电动抽吸系统。
一些装置使用从喷雾器装置向下延伸进入保存被分配液体的容器 的下悬(亦称为提取;汲取)管。下悬管的上端然后与喷雾器连接(通 常连接到泵的吸入端)。下悬管的下端位于容器底部附近。
在这样的装置里,泵通常通过下悬管从瓶内吸入液体,然后将液 体抽到喷雾器喷嘴之外。当瓶内液体几乎耗尽并且瓶子从垂直方向被 倾斜(例如向被清洁的窗户上端或工作台面喷雾)时,即使在瓶子里 有很多剩余液体,下悬管下端也能够被暴露在空气中。这导致空气被 吸入下悬管(导致不希望的气体/液体泡沫混合),或导致用户过早地扔 掉瓶子,或限制用户有效地使用瓶子。
因此,现有技术已经设法制造出弹性下悬管,使得如果在使用期 间喷雾器瓶子被倾斜,瓶子里的下悬管末端将跟随瓶子里的任何剩余 液体运动。这种技术的例子包括美国专利4,830,235,5,381,961,5,464, 129,5,518,150,5,522,548,5,797,522,5,954,239,6,027,041和6,202,943 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1/002234。也可参见日本专利63-317484。 本专利的公开和此处提到的所有其它专利与公布,通过此处好像全部 提出的参考合并在一起。
例如,在美国专利5,381,961里,短的刚性下悬管部分在瓶口附近 从喷雾器向下延伸。在下悬管下端被安装了弹性套管。套管在它的一 端内接纳下悬管短的部分,在它的相反端接纳刚性下悬管的伸长部分。 下悬管结构能够在弹性套管接合处转动。因此,在瓶子被倾斜时下悬 管下端能够跟随瓶子里的残留液体。这使得对于瓶子的多数典型位置, 瓶子里几乎所有的剩余液体在下悬管开始吸入气体之前能够被吸入。
虽然这种类型的弹性汲取管有相当优势,但当使用快速自动设备 把它和瓶子装配到一起时还有一些困难。在这点上,一旦产品装配好 就非常有利的下悬管的转动能力使下悬管/喷雾器部件和瓶子的装配比 刚性下悬管情况更加复杂。这使生产线速度减慢,要求专门设备,和/ 或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偶然破坏。
因此,存在改进弹性下悬管装配的需求,特别是那些在安装后具 有期望的转动性能的下悬管,但更适合用在快速装配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从容器分配液体的液体分配装置, 容器是具有底壁、侧壁结构、内部储存空腔和上开口类型的容器。液 体分配装置包括喷雾器和下悬管,下悬管具有连接到喷雾器的基本刚 性的上部,适于伸入内部储存空腔的基本刚性的下部,和中间弹性部 分。基本刚性的套管安装到下悬管上,以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套管覆盖弹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限制下部 相对于上部的转动,在第二位置,套管允许下部相对于上部转动。
在优选形式中套管具有径向突起,例如圆形或其它形状凸缘,其 适于在下悬管的下部被插入内部空腔时邻近上开口(优选其上部唇缘) 接合容器,以将套管从第一位置驱动到第二位置。
下悬管结构可以是多种的。例如,它可由三个单独部件组成(例 如两个塑料刚性部分和中间弹性管部分)。可选择地,下悬管可以是单 件结构,其中管的中间部分有相对于它的上部和下部变细的壁(以便 允许在变窄的壁部分弯曲)。在另一种形式中,可在中间部分使用变细 的壁部和单独的弹性管二者。
喷雾器的具体选择并不重要。本发明最优选应用是和扳机操作的 喷雾器连接(例如考虑美国专利6,789,303的图10的喷雾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C.约翰逊父子公司,未经S.C.约翰逊父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