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共聚物共混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1415.3 | 申请日: | 200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苏珊塔·巴纳吉;罗伯特·R·加卢西;古鲁林加默西·M·哈拉勒;甘尼什·凯拉萨姆;威廉·A·克尼克三世;乌特佩尔·M·瓦基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G77/455;C08L8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吴培善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硅氧烷 聚酰亚胺 共聚物 共混物 方法 | ||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聚 硅氧烷/聚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
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由于其阻燃性和高耐热性而得到了使 用。在某些应用中,要求更高的抗冲强度,特别是更高的抗冲强度与低挠曲 模量和高拉伸伸长率的组合。因此,仍然需要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 组合物,其具有低可燃性、高耐热性、低挠曲模量、高拉伸伸长率和高抗冲 强度的组合。
发明内容
一种制备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包括熔融共混:
具有第一硅氧烷含量的第一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基于第一 嵌段共聚物的总重,并包括式(I)的重复单元
具有第二硅氧烷含量的第二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基于第 二嵌段共聚物的总重,并包括式(I)的重复单元
其中R1-6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具有5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 饱和、不饱和或芳族单环和多环基团,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 的烷基和具有2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
V是四价连接基,选自具有5至5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饱和、 不饱和或芳族单环和多环基团,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具有2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烯基和包含至少一个前述连接基的 组合,
g等于1至30,和
d大于或等于1,和
所述第一硅氧烷含量不等于所述第二硅氧烷含量。
一种制备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包括熔融共混
具有第一硅氧烷含量的第一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基于第 一嵌段共聚物的总重,并包括式(I)的重复单元
具有第二硅氧烷含量的第二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基于第 二嵌段共聚物的总重,并包括式(I)的重复单元
其中R1-6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具有5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 饱和、不饱和或芳族单环和多环基团,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 的烷基和具有2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
V是四价连接基,选自具有5至5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饱和、 不饱和或芳族单环和多环基团,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具有2至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烯基和包含至少一个前述连接基的 组合,
g等于1至30,和
d大于或等于1,和
所述第一硅氧烷含量等于所述第二硅氧烷含量和第一聚硅氧烷/聚酰亚 胺嵌段共聚物的d值不等于第二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的d值。
本申请还包括通过熔融共混上述两种聚硅氧烷/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所 制备的反应产物,以及包含该热塑性组合物的制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线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2和3为多层导线的透视图。
图4-6为实施例的数据表。
详细说明
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主要”、“辅助”等不代表任何顺序、数量 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区别一种要素和另一种要素。
术语“一个”和“一种”不意味着对数量进行限定,而仅仅是表示存在至少 一种所指项。
“任选的”或“任选地”是指接下来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以发生或可以不 发生,并且该描述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情况和该事件不发生的情况。
术语“烷基”是指包括具有所规定的碳原子数的C1-30支链或直链、不饱 和脂族烃基。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 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仲戊基、正己基和仲己基、正庚基和仲庚基, 以及正辛基和仲辛基。
术语″链烯基″定义为具有1个或多个在两个或更多个碳原子之间的双键 的C2-30支化或直链不饱和脂族烃基。链烯基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丙烯基、 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以及相应的C2-10二烯、 三烯和四烯(quaden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