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1208.8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F·肖恩巴克勒;M·施利尔;M·A·卡马斯特拉尔;M·斯塔德利;P·纽恩施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涡轮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梁 冰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增压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领域。本发明涉及 这种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器用于提高内燃机、尤其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 在此废气涡轮增压器一般具有离心压缩机和径流或轴流透平机。
在此作为特性曲线稳定性措施,在压缩机轮的轮轮廓上基本在轮 长度的第一个四分之一上平行于进气通道在压缩机壳体内部设有环 缝形式的旁路,其中这个旁路由位于在压缩机轮上游的径向的进入 槽、位于在压缩机轮的进气棱边下游的径向轮廓槽和使这两个槽连接 的稳定室所构成。
通过平行于进气通道并由此平行于实际的轮入口的稳定室产生 旁路质量流,其在喘振界限部位、即在最小体积流输送部位中与在吸 入界限部位、即在最大体积流输送部位中,与没有旁路的相同结构形 式的设备相比能够实现朝更小或更大体积流方向偏移。
对于常见的压缩机,所述稳定室由长形的窄通道构成。由此尤其 对于大的压缩机必需的附加壳体壁体部件,导致非常大且复杂的具有 许多芯的铸造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新的稳定室设计结构改善压缩机。
本发明提出一种压缩机,具有位于压缩机壳体里面的配有叶片的 压缩机轮,该压缩机轮以其轴向的入口位于轴向的进气通道的部位 中,在该部位中在压缩机轮上游设有径向的进入槽,在压缩机轮的进 气棱边的下游并且在通往其入口的遮盖部位中设有径向的轮廓槽,并 且设有将上述两个槽轴向连接的稳定室,它相对于进气通道通过环带 来界定,其中所述环带形成了通道壁体的一部分并通过多个固定筋与 内部压缩机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稳定室在进入槽与轮廓槽之间具有 变化的径向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稳定室在进入槽与轮廓槽之间的平均 的径向高度为进入槽与轮廓槽之间的轴向距离的三分之二,其中使相 对流动通道界定了稳定室的压缩机壳体整体地构成。
按照本发明,使内部压缩机壳体、即在外部的螺旋壳体之内的部 分整体地构成。使界定了从轴向进气通道的部位中的轴向入口一直通 道压缩机轮下游的扩压器中的流动通道的壳体部件构造成一个结构 部件。从轴向到径向方向偏转的流动通道在面对该壳体部件的侧面上 通过压缩机轮的轮毂以及在更下游通过扩压器后壁来界定。
在整体构成的壳体内部设置稳定室,它按照本发明在沿轴向变化 的、较大的径向高度上伸展。由此通过稳定室得到循环流体的最佳涡 旋。稳定室通过两个开口向着流动通道敞开。在压缩机轮上游设有径 向进入口,并且在压缩机轮的进气棱边的下游并在通往其入口的遮盖 部位中设有径向的轮廓槽。设置在环绕的开口之间的环带形成流动通 道壁体的一部分,并通过多个固定筋与内部压缩机壳体连接。
可以选择性地使固定筋配有减少振动的措施。例如可以使固定筋 相对于径向方向倾斜地设置。或者可以使固定筋成型和/或围绕自身轴 线旋转地设置。多个固定筋可以对向倾斜地设置,用于提高刚性并由 此达到入口几何形状的高固有频率。
通过这些变化能够显著降低结构部件的加工成本。此外这些变化 对于不同的压缩机级允许转换变化的螺旋横截面。
可以选择性地在使稳定室与流动通道分开的壳体壁上涂覆热绝 缘。由此可以减少热量导入到在稳定室中循环的空气。
可以选择性地在稳定室中无需附加设计结构措施地设置消音措 施。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示出并详细解释按照本发明的装置。
在附图中相同功能的部件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具有整合装入壁的压缩机壳体,
图2示出固定筋相对于中心的对向的倾斜位置,没有加强筋的倾 斜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构成的离心压缩机的局部,该离心压缩机例 如在废气涡轮增压器中使用。外部压缩机壳体20和内部压缩机壳体 10在螺旋壳体部位处分开。外部压缩机壳体20在右侧固定在压缩机 轮40背面上的未示出的轴承箱上。内部压缩机壳体10包括一部分螺 旋以及在上述螺旋上游形成了流动通道的壳体部件、装入壁12以及 在压缩机轮40上游的压缩机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涡轮系统有限公司,未经ABB涡轮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增压器
- 下一篇:多级旋转型流体机械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