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诊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1130.X | 申请日: | 2007-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金井浩;长谷川英之;福元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特别涉及计测血管壁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装置向被检查体照射超声波,分析其回波信号(echosignal)包含的信息,从而观察被检查体内的状况。在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将回波信号的强度变换成对应的像素的亮度,从而作为断层图像,获得被检查体的结构。这样,能够知道被检查体的内部结构,由于能够连续地观察被检查体内的状况,所以在临床中成为不可缺少的装置。
近几年来,动脉硬化的患者与日俱增,为了诊断动脉硬化,进行使用超声波诊断装置的颈动脉回波。出现动脉硬化后,血管壁就变厚,血管变窄。因此,计测血管壁的厚度,能够诊断动脉硬化。众所周知:颈动脉具备从内侧依次具有内膜、中膜、外膜等3层的结构。在颈动脉回波中,计测将该内膜和中膜合在一起的厚度(内中膜复合体厚:以下称作“IMT”),作为动脉硬化的指标。根据非专利文献1,将IMT为1.1mm以上诊断为异常肥厚。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方式计测IMT。具体地说,操作人员在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断层图像上,判断内膜、中膜及外膜的位置,使用超声波诊断装置通常标准配备的断层图像上的长度计测功能,求出厚度。
另外,近几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幅度提高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测量精度。如专利文献1所述,试图主要分析反射波的相位,从而精密地测定被检查体的组织的活动,以便求出组织特别是动脉血管壁的变形及弹性率。
求出血管壁的弹性率时,需要计测血管壁的厚度。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述,使用断层图像上的长度计测功能,采用手动方式计测将内膜、中膜及外膜合在一起的厚度。专利文献1:特开平10-5226号公报非利文献1:颈动脉回波、古幡博、vector·core社、2004、ISBN4-938372-86-6非专利文献2:S.Golemati,et al.,Ultrasound Med.Biol.vol.29,pp.387-399,2003非利文献3:J.Bang,et al.,Ultrasound Med.Biol.,vol.29,pp.967-976,2003非专利文献4:M.Cinthio,et al.,IEEETrans.Ultrason.Ferroelect.Freq.Contr.,vol.52,pp.1300-1311,2005
可是,操作人员根据断层图像测定血管壁的厚度及IMT时,他们对图像的认识及识别的方法有个人的习惯,计测值有可能因人而异。
另外,内膜的内侧的边界即血流和内膜的边界,在血管壁上产生粥块时,血流和粥块的图像往往被用同等程度的亮度显示,不容易判别血流和内膜的边界。同样,外膜和体侧的结合组织的边界在图像上也难以判别。
进而,被称作“斑点”的干涉波与从被检查体获得的回波信号重叠,将回波信号的强度变换成对应的像素的亮度后获得的断层图像,受到斑点的影响。因此往往难以判别血管壁及构成血管壁的各膜的边界。这样,往往难以求出正确的血管壁的厚度及IMT。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求出正确的血管壁的厚度及IMT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本发明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驱动旨在向包含动脉血管壁在内的被检查体的计测区域发送超声波的超声波探头;接收部,该接收部使用所述超声波探头接收所述超声波在所述被检查体中反射后获得的反射波,生成接收信号;运动信息计算部,该运动信息计算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至少计算所述动脉血管壁的轴向的运动信息;边界位置决定部,该边界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决定所述计测区域中的所述动脉血管壁的血流-内膜的边界、中膜-外膜的边界及外膜-体侧的结合组织的边界中的至少一个边界的位置。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信息计算部,计算出沿着所述动脉血管壁的径向计算所述轴向的变位量的分布的变位量分布曲线;所述边界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变位量分布曲线,决定所述至少一个边界的位置。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部及接收部,用所述超声波扫描所述计测区域,从而可以多次反复取得1帧的所述接收信号;所述运动信息计算部,在不同的2帧之间,比较所述接收信号的振幅,计算出所述计测区域内的各计测点的轴向的变位量。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信息计算部,计算第1帧中的接收信号的振幅信息和第2帧中的接收信号的振幅信息的相关性,从而计算出所述计测区域内的各计测点的所述2帧之间的轴向的变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