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30455.6 | 申请日: | 2007-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朴贤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贤珠 |
| 主分类号: | B26F1/32 | 分类号: | B26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活页夹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其用于在目标对象中以规则间距形成多个孔,从而将目标对象归档在活页夹中。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通常使用图1所示的打孔器。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打孔器的剖面图。
现有技术的打孔器10包括支撑部件1和推杆2。打孔器10还包括形成在推杆2的一侧处的圆柱打孔杆3。支撑部件1通过弹性部件4与推杆2连接。当使用者推动推杆2时,与杠杆类似,推杆2推动与推杆2连接的打孔杆3并将预定大小的压力瞬时地施加给目标对象5。结果,在由打孔模子6支撑的目标对象5的预定位置处按照打孔杆3的截面形状的形式形成了孔。
由于普通打孔器10的体积通常很大,因此难以随身携带。此外,使用一个打孔器很难在与布置于活页夹中的多个环对应的目标对象5的目标位置处精确地形成孔。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引入了现有技术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未图示)。该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包括以预定间距布置的多个打孔器10。这种打孔装置在目标对象中以规则间距形成多个孔。然而,由于该打孔装置包括多个打孔器10,因此该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的体积还是很大。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还有以下缺点。由于打孔器的体积大,因此,诸如学生等使用者在将普通打孔装置从家里带到学校或图书馆时可能有困难。此外,由于打孔装置并不经常在家中使用,因此购买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在节约方面是无效的。普通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还不方便使用和管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该打孔装置不同于使用打孔器和模子并通过瞬时地施加预定大小的压力来形成孔的普通打孔装置,而是让使用者能够通过向具有简单结构和圆柱刀刃的打孔部件施加压力并使其转动,以规则间距在目标对象的预定位置处精确平稳地形成孔。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下部单元、上部单元、连接单元和打孔部件的打孔装置。所述下部单元与活页夹的预定部分连接。所述上部单元以预定距离布置在所述下部单元上方。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所述下部单元和所述上部单元以预定距离连接。所述打孔部件可转动地与所述上部单元连接并包括主体和加压部件。所述主体被形成为圆柱形状,具有沿底部边缘形成的刀刃并穿过所述上部单元,并且所述加压部件是通过使所述主体的上部向外弯曲而形成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孔装置的体积小且容易携带。因此,对于诸如学生等使用者来说,将打孔装置从家里带到学校或图书馆是很方便的,反之亦然。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孔装置能够被布置在活页夹的预定位置处。当使用者很少使用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时,非常方便的是:使用布置在活页夹中的打孔装置,在诸如纸、布、乙烯基材料和皮革等目标对象中形成孔从而将目标对象归档在活页夹中。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孔装置包括加压部件,因此能够保护使用者的手并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地用较小的力在目标对象上形成孔。
第四,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孔装置包括与打孔部件的加压部件相邻的用于打开或关闭主体顶部的盖子,因此能容易地除去目标对象的被打掉部分。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所作的说明,能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打孔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打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和图5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打孔部件A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的接合部件的俯视图和剖面图;
图7是与图6的接合部件结合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孔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和图10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打孔部件B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活页夹的打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和图13是示出了图11所示的打孔部件C的放大剖面图;
图14是与图6的接合部件结合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孔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贤珠,未经朴贤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成形机
- 下一篇:可变形的门型作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