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离压敏粘合剂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9840.9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舛田辰也;甘利伸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郇春艳;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离 粘合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 底和第二基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已经用压敏粘合剂膜来使第一基底(例如像等离子显 示器面板这样的显示器面板)粘结至第二基底(如用于设置显示器的 底座)。目前,要求在长期使用包括粘结基底的产品之后,能轻易并 彻底地移除压敏粘合剂膜以使组成每个基底的部分分开。例如,通过 如下方法来使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分开。
(1)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施加物理外部负载, 例如,在约200℃的加热下或使用有机溶剂来减少压敏粘合剂的内聚力 并引起扭曲。
(2)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在两者间插入线材、 细丝等并切削压敏粘合剂膜。
(3)显示器面板与底座可以通过这样分离:将压敏粘合剂以长条 的形式设置然后将它们从侧面抽出。
(4)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2004-69766和日本专利公 布(Kokai)No.2004-309551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中, 显示器面板和支撑板由设置在两者间的压敏胶带支撑,并且可以在该 压敏胶带的端部用力拉该胶带,从而使其与支撑板分离。
在方法(1)的情况下,施加在显示器面板和底座上的荷载较大, 这可能会在分离时引起显示器破损或底座变形。另外,存在这样的时 间限制:必须在其中能有效地使内聚力由于热或有机溶剂而减小的时 间内进行分离操作。在方法(2)的情况下,当粘合剂的内聚力高且阻 力大时,有时无法切削压敏粘合剂膜。在方法(3)和方法(4)的情 况下,在移除压敏粘合剂膜的操作期间,膜自身可能会在中间切断, 而不能成功地抽出压敏粘合剂膜。此外,这些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 例如,由于粘合力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而不能获得稳定的效果。这样, 在试图将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分离时,当这些基底为刚 性基底时,分离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已知一种压敏粘合剂膜或片材,其在电子设备中还具 有散热能力。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2002-294192公开了一 种导热阻燃性压敏粘合剂,其包含作为阻燃剂的氢氧化铝和作为导热 填料的氧化铝。然而,并未公开如何在使用这种粘合剂作为导热压敏 粘合剂片材之后分离该压敏粘合剂片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 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离、同时使施加在这些基底上的物理外 部负载最小的分离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例中的试验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了在实例中如何将试验装置放置在烘箱中的横截面 图。
图3为示出了在实例中如何将试验装置放置在烘箱中的横截面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如下实施例。
(1)一种用于使通过压敏粘合剂膜粘结在一起的第一基底和第二 基底分离的方法,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包含压敏粘合剂聚合物,该压敏 粘合剂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 盐水合物填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压敏粘合剂膜加热至能够引起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盐水 合物分解和脱水的温度,从而加速分离。
(2)如上面(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为 刚性基底。
(3)如上面(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为显示器面板 而所述第二基底为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底座。
(4)如上面(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可热分解的 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选自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片钠铝石、水合铝酸钙、二水石膏和硼酸锌水合物组成的组。
(5)如上面(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压敏粘 合剂的质量,可热分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填料或金属盐水合物填料的含 量为20质量%至70质量%。
(6)如上面(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压敏粘合剂 聚合物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有机硅树脂、聚 醚、聚碳酸酯、聚乙烯醚、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基酯基聚 合物、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丙烯腈组成 的组。
(7)如上面(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压敏粘合剂聚合物为(甲基) 丙烯酸类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9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