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杠杆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9244.0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库尔特·P·德科斯基;戴维·L·朗戈尔弗;托马斯·多林谢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0 | 分类号: | H01R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杠杆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它们具有一个可移动地安装于其上的传动杠杆,用于在连接器未对接时的释放位置和连接器对接时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一种形式下,在第一连接器和传动杠杆之间提供止挡部件,用于固定传动杠杆于释放位置。第二连接器包括释放部件,用于转换止挡部件以允许传动杠杆从释放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在另外一种形式中,通过包括一预定力传输接合部,当杠杆从释放位置枢转到锁定位置时,杠杆传动装置在预定力传输接合部与一个连接器相接合来传输集中的、预定的杠杆输出力于连接器上,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被设置为将杠杆传动装置所提供的机械优势精确地最大化。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6月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60/811,943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这里通过引用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组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通过对其中一个连接器的杠杆传动装置进行操作来使电连接器配对连接或者断开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典型的杠杆型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或者壳体)与第二连接器(或者头部)的组件。为了使这两个连接器对接在一起,所述组件具有一传动杠杆或者辅助杠杆,其安装用来借助于杠杆的枢转在第一连接器上枢转,致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在未对接和完全对接的结构之间转换。为此,所述传动杠杆和第二连接器典型地具有一凸轮凹槽和一凸轮从动件,用于响应杠杆的枢转而把第二连接器带入与第一连接器对接的状态。这种连接器通常用于汽车工业,然而其他用途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杠杆型电连接器的典型结构是提供一种大体上U型的杠杆结构,其具有一对位于壳体连接器的相对两侧的相对薄壁的杠杆臂。所述杠杆臂可以具有用于与位于头部组件相对两侧的凸轮从动凸起或凸柱相接合的凸轮凹槽。这些类型的杠杆连接器通常用于需要相对较大的力来对接和拆解一对连接器的场合。例如,在连接和断开连接器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可能会使手工操作变得困难。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高针脚数的相对较大的电连接器,例如具有90个或者更多个针脚触点的连接器需要至少大约300N的力来对接或拆解所述连接器。在另一方面,汽车工业标准明确了最多需要75N的用户输入力来执行对接或拆解连接器。
可见,现行的杠杆传动装置结构在保持用户输入力处于或者低于工业标准所规定的级别时,不能有效地对接或者拆解如上所述的大型连接器。由于现行的杠杆连接器的结构,由杠杆传动装置所提供的机械优势并不足以克服对接和拆解大型电连接器组件时在连接器的针脚和针孔之间所产生的高摩擦力。在凸轮凸起和凹槽之间的界面上,施加于杠杆上的输入力与通过杠杆施加于另一个连接器上的输出力之间存在无效的力的转移,这就需要用户比期望的将连接器对接在一起或者拆解付出更大的努力。
Gundermann等人的美国专利No.6,099,330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用于对接和拆解电连接器的杠杆。然而,美国专利6,099,330中公开的连接器是与一个只有38个触点的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该触点的数目少于应用在如上所述的大型电连接器组件中的针脚触点数目的一半。美国专利6,099,330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头部电连接器的凸轮表面和杠杆的凸轮之间的界面结构与大型连接器并不适合,因为所述杠杆仅仅使用75N或者更小的输入力不会产生一个足够的机械优势来将连接器转换到彼此相对的对接位置。美国专利6,099,330中的连接器组件使用了一个具有弯曲的凸轮接合表面的辅助杠杆。当杠杆被枢转时,这种弯曲的表面在杠杆的弯曲的凸轮表面和头部连接器的凸轮表面区域之间没有提供一个固定的接触位置,而是在凸轮表面区域中产生了一个滚动动作,以至于通过枢转杠杆来将连接器对接在一起所产生的杠杆作用力和输出力是可变的。这使得提供对接大型连接器组件所需的机械优势的这样一种杠杆的精确设计变得非常困难。另外,弯曲的凸轮力传输表面的可变接合在表面之间产生了无效的力的转移。在杠杆和凸轮表面区域之间可变的和滚动的接合通常不会在施加到杠杆上的相对较低的传动力(例如,75N或者更小)的作用下而产生集中的、高等级的输出力(例如,大于30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9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