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聚合物的颗粒聚集体和包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9013.X | 申请日: | 200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小宫干;中村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2;B65D85/00;C08J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聚合物 颗粒 聚集体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聚集体,该颗粒含有拉伸弹性模量(采用 ASTM D-638-03的方法测定的初始弹性模量)为100MPa以下的聚合 物(A)。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粘连性优良的颗粒聚集体,该 颗粒含有拉伸弹性模量为100MPa以下的聚合物(A)。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橡胶等烯烃类 共聚物橡胶已经以颗粒的形式投放市场,但是,由于烯烃类共聚物橡 胶具有粘合性,所以即使成型为颗粒状,也存在保管中凝结为块状的 问题。而且,即使是常温下粘合性较低的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弹性体, 当被堆积而保持在承受负荷的状态时或放置在夏季那样的温度高的环 境下时,也存在颗粒彼此凝结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尝试了使硬脂酸钙、滑石等粉体和硅油等液体附 着在软质树脂颗粒上而提高颗粒的操作性(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2-085979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然而,即使是附着有上述粉体和液体的软质树脂,也存在改善抗 粘连性的余地。
另外,当将在较高的温度下保管过的颗粒搬送至寒冷地区、要在 那里加工成成型体时,还存在着颗粒再凝结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颗粒聚集 体,将该颗粒聚集体制成颗粒包装体等,即使在高温、负荷下保管后, 将其在寒冷地区保管、使用时,也不发生凝结。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具有特 定特征的颗粒聚集体,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的第一颗粒聚集体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Z)、(1)、 (2)、(3)、(4)的全部:
(Z)该颗粒含有拉伸弹性模量(采用ASTM D-638-03记载的方 法测定的初始弹性模量)为100MPa以下的聚合物(A),上述聚合物 (A)是具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1)该颗粒聚集体的30粒的平均重量为0.80~2.00g;
(2)作为采用筛分法得到的该颗粒聚集体的粒度分布的指标,显 示最大重量比率的部分的重量比率的值在90~100%的范围内;
(3)该颗粒聚集体中,设颗粒的长度和直径之中较大的值为L、 较小的值为D,由随机抽出的20粒颗粒得到的平均值Lave和Dave求出 的Lave/Dave的值在1.00~1.5的范围内;
(4)对该颗粒聚集体在35℃施加负荷,经过24小时后,在-10℃ 经过7天后测定粘连力,在该试验中测得的粘连力为35N以下。
上述具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优选为具有两种以上的 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上述具有两种以上的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优选为 (A-i)具有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原子数3以上的α-烯烃的 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上述具有两种以上的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优选为 (A-ii)具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丙烯以外的碳原子数2以上 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本发明涉及的第一颗粒聚集体优选在上述颗粒的表面附着有粉体 和/或液体。
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包装体的特征在于,将上述颗粒聚集体以15~ 1S00kg的量填充在容器内而形成。
本发明涉及的第二颗粒聚集体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Z)、(4):
(Z)该颗粒含有拉伸弹性模量(采用ASTM D-638-03记载的方 法测得的初始弹性模量)为100MPa以下的聚合物(A);
(4)在35℃下对该颗粒聚集体施加负荷,经过24小时后,在- 10℃经过7天后测定粘连力的试验中,测得的粘连力为35N以下。
本发明的第二颗粒聚集体优选在上述颗粒的表面附着有粉体和/ 或液体。
本发明的第二包装体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二颗粒聚集体以15~ 1500kg的量填充在容器内而形成。
发明的效果
如果根据本发明,则能够获得一种颗粒聚集体,将该颗粒聚集体 制成包装体等,即使在高温、负荷下保管后,将其在寒冷地区保管、 使用时,也不发生凝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9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上行传输信道性能的测试系统及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可溶胀的聚合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