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唾液分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28875.0 申请日: 2007-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1501479A 公开(公告)日: 2009-08-05
发明(设计)人: 乔纳森·理查德·斯通豪斯;戈登·罗伯特·戴维森;小唐纳德·詹姆斯·怀特;朱塞佩·巴塔伊尼;迈克尔·詹姆斯·坎农 申请(专利权)人: 宝洁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4/08 分类号: G01N24/08;G01N33/48;G01R33/465;G06F19/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长会
地址: 美国俄***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唾液 分析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唾液的光谱分析,具体地讲涉及唾液光谱的多变量分析。此类分析可用于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口腔健康,或用于表征诸如牙膏或漱口水等处理产品对口腔环境的影响。

发明背景

人类和其他动物易患诸如龋齿、齿龈炎和口臭等许多不可取的口腔病症。这些病症中有许多是由口腔内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或介导的。正常情况下,各式各样的细菌存在于口腔中,通常作为生物膜驻留在口腔的表面上,尤其是在牙齿、齿龈和舌头上。一些细菌或微生物比其它的更有害。

通常,不可取的口腔病症作为低级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小毛病开始。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病症。在早期阶段检测这些小毛病可能很难。虽然医生和专业牙医在此类检测方面受过训练,但是正确的检查很费时。此外,即使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也很难量化小毛病的程度,并且评定时的主观因素会导致可重复性很差。评定个体内的小毛病随时间加重或减轻尤其是个难题。结果,当评价用于处理此类小毛病的产品时,可靠的临床试验通常需要大的基础规模,并且可能必须进行几个月以便能够检测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可能在临床上很重要。影响这些评定的其他因素包括受试者之间的高度易变性、适于参与试验的个体的相对不足、以及在进行试验时个别参与者背离所要求的方案,诸如忘记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处理产品。所有这些使进行临床试验非常昂贵,继而阻滞改进的处理产品的开发。

人们已经在用于评定口腔健康的改良方法中投入了许多努力。一种评定口腔的情形的简单并且熟知的实例为使用用于染色的牙斑显露表,从而展现牙齿上细菌斑点的量。尽管该测试进行起来简单,但是不能充分区分有害细菌和其他细菌,因此不能作为疾病状态的可靠指示。

人们长久认为,细菌代谢物可能与口腔疾病有关。例如,Singer和Bruckner曾在1981年5月的Infection and Immunity第458-463页报道了丁酸盐和丙酸盐的细胞毒性质,两种盐均由牙斑菌分泌。Singer也在US 5,376,532中描述了龈沟液(GCF)中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的分光光度曲线分析作为检测处于牙周病危险中的患者的方法。

2004年5月20日公布的俄罗斯专利2229130通过定量唾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乙酸、丙酸和丁酸)使用类似的发现物作为确定口腔微生物群落紊乱的基础。这些公开的方法许诺对多种细菌菌种数目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唾液分析的使用也有长久的历史。EP 158 796(Shah等人)描述了使用比色试验来确定唾液样本中的过氧化物酶作为检测由牙周病引起的炎症的存在的方法。最近,JP 2002/181815描述了使用涂有抗人体血色素单克隆抗体的带条来检测人类唾液中的潜血来作为用于牙周病的筛选试验。在该方法中,描述了个体通过用漱口水漱口并吐出来提供唾液样本。WO03/083472的发明也使用受试者的唾液来评定牙周病的危险,在该案例中通过凝胶电泳检查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不存在,而WO 2005/050204使用唾液作为样品通过检测乳铁蛋白多肽来诊断牙周病的危险。此外,Denny等人在US 2003/0040009中报道了使用唾液分析通过定量唾液中的粘液素来预测疾病危险,尤其是龋齿危险。

Silwood等人在J.Dent.Res.81(6):422-427,2002中报道了人类唾液的1H和13C核磁共振谱。作者报道了几种生物分子以及生物分子的样式在受试者之间的高度内外易变性的识别。得出以下结论:“核磁共振谱可用作人类唾液的多组分分析的强有力技术”。作者建议该技术可以用来跟踪口腔健康护理产品对牙周病患者的影响。

前述的公开内容主要涉及唾液中具体化学成分的分析。一种使用通过多种分析(包括光谱和色谱分析)获得的小分子特征图的技术被WO01/78652的作者描述为“代谢组学”。这里强调使用整个特征图而不是个别化学信号来诊断并预测疾病状态、预测个体对治疗剂的响应、以及用于监测治疗剂在临床试验中的效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