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7645.2 | 申请日: | 2007-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K·勒申-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线圈 | ||
1.用于奥托发动机的具有高压绕组(4;15;36)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这个结构元件距高压绕组(4;15;36)具有确定的距离,并且所述结构元件和点火线圈的接头(7;18a;31a)电连接,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设置在点火线圈的壳体(9;38)的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除了和点火线圈的接头(7;18a;31a)连接外,与点火线圈的其它元件是电绝缘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设置在点火线圈的壳体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线圈是紧凑式点火线圈,并且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通过点火线圈的O型芯(22)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点火线圈是棒式点火线圈,并且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通过点火线圈的棒型芯(35)形成。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相对于点火线圈所在的汽车的车载电网、点火线圈的供电设备和/或汽车的接地和/或点火线圈是无电势的。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或者将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到火花塞(43)上。
8.为诊断目的电容式地耦合点火线圈的高压绕组(4;15;3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点火线圈的、距高压绕组(4;15;36)有确定距离且与点火线圈的接头(7;18a;31a)电连接的、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被用作电容耦合元件,能导电的、有平面的结构元件(3;22;35)设置在点火线圈的壳体(9;38)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6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