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自动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4173.5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B·C·克拉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自动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系统,且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打开或闭合导体之间的电路的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3,727,019公开了一种真空型断路器。在高架的高压配电线的区域内,有时在配电杆上使用真空自动继电器以将导电体相互连接,并且允许基于预定状态来自动打开导体之间的电路负载断开器。所述传统的高架真空自动继电器没有串联(in-line)结构,并且代之以必须通过具有安装构件(如,附着于杆上的支撑平台)的配电杆来支撑。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Joslyn Hi-Voltage出售的三相真空自动继电器被称为TRIMOD 300。例如,已知了设计成能安装在现有电力线上并且物理地打开未供电(亦称空载断开)的电力线的用于配电线的串联断开组件,例如宾夕法尼亚的Harrisburg的Amp公司生产的AMPACT 83881。然而,所述串联断开组件不包括自动类型的真空自动继电器结构。
存在降低与将真空自动继电器安装到高压高架配电杆上有关的成本和重量的需求。现有的高架真空自动继电器是被着重绝缘的,并且通常包括电接地构件、惰性气体绝缘体、支承箱等。还希望确定性地给用户指示出在预定的或要求的维修期间真空自动继电器处于打开状态,在该处可以获得可见的空隙。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自动继电器,其包括适合于连接到第一导电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分;机械地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上的第二连接部分;和连接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之间的臂。第二连接部分适合于连接到第二导电体上。所述臂包括具有触头的真空瓶部分,所述触头可 移动地彼此接触和脱离接触,用于分别使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彼此电连接和断开。所述臂可移动地将真空瓶部分从一个连接部分上电气地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自动继电器,其包括用于打开和闭合真空自动继电器的两个连接部分之间的电路的第一系统和用于打开和闭合真空自动继电器的两个连接部分之间的电路的第二系统。第一系统包括具有触头的真空瓶部分,所述触头可移动地彼此进入和脱离电连接。第二系统包括用于手动地连接和断开连接部分中的第二个的真空瓶部分的一端部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自动继电器,其包括框架和和电连接部分(如,枢转臂)。所述框架包括适合于连接到第一导体上的第一部分、适合于连接到第二导体上的第二部分和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将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电绝缘的电绝缘器。所述电连接部分位于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电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部分上的第一端部、可去除地连接到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端部和第一与第二端部之间的真空瓶部分。所述真空瓶部分可以包括电触点,可以移动所述电触点彼此进入或脱离连接以将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电连接或断开。真空自动继电器还包括用于移动所述触头彼此进入或脱离接触的部分。可以通过处于真空瓶部分中的触头或者通过去除具有第二部分的电连接部分的第二端部的连接来使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电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制造真空自动继电器的方法,其包括提供框架,该框架具有适合于连接到第一导体上的第一部分、适合于连接到第二导体上的第二部分和位于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将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电绝缘的电绝缘器;和在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将真空自动继电器部分连接到框架上,其中所述真空自动继电器部分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可去除地连接到第二部分上,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将真空自动继电器部分机械地从第二部分上断开来手动地断开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间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结合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前述方面及其他特征,其中:
图1是包括本发明特征的设备的正面视图,其显示为串联在两个导体之间;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平面俯视图;和
图3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正面视图,其电连接部分的臂被移动到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显示了包括本发明特征的真空自动继电器10的正面视图。虽然将参照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可以体现为许多替换形式的实施例。此外,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尺寸、形状或类型的元件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公司,未经FCI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