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信息检测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和片材信息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2984.1 | 申请日: | 200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岳彦;金子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检测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信息检测装置,该片材信息检测装置允许运动构件与片材碰撞以产生可以识别片材的输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穿过片材的冲击力的机构。此外,本发明涉及片材处理装置和片材信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LBP、复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为代表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待处理的片材的类型的变得多样化,并且片材处理装置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也变得多样化。至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对于如此多样化的片材,改进质量(更高的图像质量、更快的处理速度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对于片材的多样化和处理内容的多样化,需要使用者设定的项目的数量变得巨大,从而使得难于设定最优的处理条件。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已经实际使用了一种在片材处理装置中设置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自动地识别片材信息(包括尺寸、厚度和片材的材料)并自动地设定最优处理条件的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024550公开了一种片材信息检测装置,其中使冲击施加构件与片材相碰撞,并且通过压电元件检测通过片材的冲击。在这个技术中,检测通过接收冲击而变形的压电元件的电压输出,并确定检测到的电压输出的峰值,从而确定片材的类型。压电元件设置在冲击接收构件和缓冲构件之间,由冲击接收构件通过片材接收到的冲击通过压电元件检测。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38983公开了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包括质地、光泽度、吸墨性、亮度、毛重、颜色反射、色深度、粒度、白度、湿度、热损失、粘附度和附着度的各种片材信息构成数据库,并由多个打印机共享。当片材通过设定屏幕指定后,从数据库中获取必要的片材信息并将其发送到选择的打印机,基于片材信息优化的处理条件自动地设定到该打印机。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310866公开了一种片材信息检测装置,在该片材信息检测装置中,使压缩冲击力作用在设置在一对具有较高的刚度的构件之间的片材上,以检测片材信息。在这个技术中,冲击压缩力从一个构件侧传递到片材,由此对应于片材的压缩特性和衰减特性的冲击压缩力通过设置在另一个构件上的压电元件检测。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10-152245公开了一种具有设置在片材输送路径中的片材信息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个技术中,测量已经与通过输送路径的片材接触的构件的位移,以确定片材的阻力和含水量。
利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024550中公开的片材信息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穿过片材的冲击力,可以高再现性和高精度地检测片材的诸如弹性系数和衰减系数之类的机械属性,同时完全符合高速输送。
但是,当确定运动构件、运动构件的加速机构和冲击接收构件(支撑构件)的组合后,可以高精确度地检测的片材的范围受到限制。例如,针对薄的片材而优化的轻质运动构件会从极厚片材的表面弹回,使得冲击不能到达冲击接收构件。但是,当将运动构件做成较重或者使碰撞速度较高时,则检测到忽略薄片材的挠曲阻力的较大的冲击力,使得不能高精度地识别薄片材。此外,担心的是碰撞的痕迹可能会留在片材上。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38983公开的系统,通过访问数据库并获取必要数据执行算术运算,使得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设定处理片材的条件。因此,该系统不适合于实时处理,在实时处理中,为每一种待处理的片材设定处理条件。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310866中公开的片材信息检测装置,为了向片材的较大的面积施加压缩力,需要比较重且较大的撞击构件。此外,由于需要将片材设置在一对构件之间的操作,因此比较耗时。从而,当片材信息检测装置布置在片材输送路径上以执行对每种片材的测试时,该测试落后于片材的高速输送。
由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10-152245公开的片材信息检测装置仅仅摩擦片材的表面,因此不能确定片材的诸如挠曲阻力、压缩阻力和衰减性能之类的机械属性。施加较大的压力可能损坏片材。因此,在使用具有较小的裂纹阻力的片材(例如蜡光纸)的情况下,片材信息检测装置的容许压力范围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片材信息的检测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