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稳定剂的液体亚磷酸酯共混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2904.2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M·E·盖尔宾;M·鲍尔;J·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聚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26 | 分类号: | C08K5/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家成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稳定剂 液体 磷酸酯 共混物 | ||
我依据美国法典第35篇(Title 35,United States Code),§ 119要求2006年6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作为稳定剂的液体亚磷酸 酯共混物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0/815,819的权益。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聚合物树脂组合物的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新型混合 物。本发明还涉及被稳定化的树脂组合物和稳定剂浓缩物,其包含所 述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新型液体混合物。
2.相关技术的描述
本领域中已知有机亚磷酸酯(aka磷酸酯)作为用于聚烯烃,聚氯 乙烯和弹性体的辅助抗氧剂。这样的已知亚磷酸酯的实例在H. Zweifel(Ed),Plastics Additives Handbook,第5版,Hanser Publishers,Munich 2000中给出。最广泛使用的有机亚磷酸酯之一 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TNPP),它在室温下是液体。但是,由于壬基 苯酚的所谓的动情性,需要替代TNPP。而且,由于TNPP在环境条件 下是液体,需要用在环境条件下也是液体的亚磷酸酯代替它。
液体和固体的亚磷酸酯稳定剂共混物是本领域中已知的。
美国专利号3,948,801公开了稳定化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亚 磷酸三芳基酯,亚磷酸三烷基酯或它们的混合物,和至少一种改性的 木质素,亚磷酸酯与改性的木质素的重量比为97/3至10/90。所述改 性的木质素通过在亲核试剂存在下热处理木质素,使得一部分原来的 愈创木基结构通过脱甲基化反应转化为儿茶酚来生产。据说通过向弹 性体中添加0.01至5.0重量份/100份弹性体的所述稳定化组合物可 以防止所述弹性体大气降解。
美国公布的专利申请号2003/0001136和美国专利号6,824,711 公开了液体聚合物添加剂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亚磷酸 酯:亚磷酸芳基酯,亚磷酸烷基酯,亚磷酸芳基/烷基酯,亚磷酸双苯 酚-A酯,二亚烷基二醇亚磷酸酯和聚二亚烷基二醇亚磷酸酯,亚磷酸 季戊四醇酯,亚磷酸对枯基苯酚酯和它们的共混物,和大约50至 800ppm(包括端点)的锌/100份树脂。所述稳定剂用作含有毒金属的 抗氧剂稳定剂添加剂的完全或部分替代物。
美国公布的专利申请号2004/0183054公开了液体聚合物添加剂 组合物,其包含亚磷酸酯与50至800ppm(包括端点)的锌/100份树 脂的共混物,所述亚磷酸酯选自下组:亚磷酸芳基酯,亚磷酸烷基酯, 亚磷酸芳基/烷基酯,亚磷酸双苯酚-A酯,二亚烷基二醇亚磷酸酯和 聚二亚烷基二醇亚磷酸酯,季戊四醇亚磷酸酯,亚磷酸对枯基苯酚酯。 所述稳定剂用作含有毒金属的抗氧剂稳定剂添加剂的完全或部分替代 物。
美国公布的专利申请号2007/0021537公开了将聚烯烃组合物稳 定化以对抗熔体加工、热老化和暴露于天然气燃烧产物的有害影响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聚烯烃中引入或施加有效稳定化量的式I的亚磷 酸三(单烷基)苯基酯,
或式I的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其中每个R相同或不同,并且是1 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并且其中所述亚磷酸酯或亚磷酸酯 混合物在25℃和1atm的压力下是液态。还公开了被稳定化的组合物, 该组合物包含聚烯烃和本亚磷酸酯或亚磷酸酯混合物以及亚磷酸三 (单烷基)苯基酯的某些混合物。这些液体亚磷酸酯稳定剂据说与低密 度聚乙烯特别相容。
CA 2,464,551公开了各自是固体的亚磷酸酯组分的固体混合物, 其用于聚乙烯薄膜的无酚的稳定化。
CZ 280072公开了作为用于丙烯聚合物的稳定剂的亚磷酸酯和膦 酸酯的混合物。
DE 90-4,001,397公开了作为用于聚合物的热稳定剂的膦酸酯和 亚磷酸酯。
JP 05202236公开了据说可用于耐热性聚烯烃组合物生产的、包 含亚磷酸酯和膦酸酯的共混物。
JP 59030842公开了据说可用于聚烯烃组合物的稳定化的、包含 固体亚磷酸酯的固体亚磷酸酯共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聚亚公司,未经科聚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