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系统中增加同步控制信道容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1440.3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飏;叶思根;朱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晓冬;刘春元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系统 增加 同步 控制 信道容量 方法 | ||
本发明的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远程通信,尤其涉及无线通信。
2.相关技术描述
在诸如蜂窝式电话之类的无线远程通信领域中,系统典型地包括分 布在该系统要服务的区域内的多个基站(例如节点B)。该区域内的各 种接入终端(AT,也被已知为用户设备(UE)、移动装置等等)于是可 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访问该系统以及因此访问其它互连的远程通信 系统。典型地,当AT移动时,随着该AT通过一个区域它通过与一个基 站通信然后与另一个基站通信来维持与该系统的通信。AT可与最近的基 站、信号最强的基站、有足够接受通信的容量的基站等通信。
AT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在包括专有的和共享的信道的多种信道上 发生。典型地,当AT当前不在通信会话中时,它进入操作的空闲模式, 在该模式中专有信道被撤消,它仅仅监控共享信道以定期地确定基站是 否试图来联系它。例如,在称为高速率分组数据(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的无线数据技术中,控制信道协议提供了用于向空闲和活动的 (active)AT递送广播、组播(multicast)和单播消息的访问网络的 机制。典型地,同步控制信道被用来携带到空闲AT的开销(overhead) 消息、组播和单播消息(如传呼信号)。当前,前向链路采用4时隙(slot) 交织(interlace)结构,同步控制信道仅能够使用4交织中的一个。 因此,同步控制信道的最大容量是总前向链路时隙的25%。
然而,同步控制信道的使用已经显著增加,使得25%的使用率已经 变得成问题了。例如,随着在HRPD系统中采用更多应用(诸如VoIP、 PTT、视频电话),控制信道使用已经显著地增加了。页面消息的递送 在同步控制信道上引入了非常繁重的通信量。此外,对于许多有吸引力 的应用(诸如紧急通知、社区服务、有目标的广告等)而言,通过同步 控制信道向一组人递送短的组播消息是非常快速、灵活且有效的。此外, 在HRPD Rev.A中所介绍的信令上数据协议(Data over Signaling protocol)允许短数据突发(burst)被封装在信令消息中并在同步控 制信道上进行递送。因此,变得极其可能的是:前向链路时隙的25%使 用率将不足以容纳同步控制信道上的所有流量(traffic)。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后果。下面给 出了本发明的简化概括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 括不是本发明的穷尽性的总结。目的不是来标识本发明的重要或关键元 素或者叙述本发明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一些概念以 作为后面所讨论的更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在包括多个时隙的控制 信道上的递送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个时隙中的第一时隙中,在 控制信道上连同指示一起发送第一分组,该指示指明在其中将递送第二 分组的所述多个时隙中的第二时隙。此后在所述多个时隙中的第二时隙 中,在该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二分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由多个时隙组成的控制 信道上可控制地接收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个时隙中的第一时隙 中,在控制信道上接收第一分组连同指示,该指示指明在其中将接收第 二分组的所述多个时隙中的第二时隙。此后,对所述多个时隙中的第二 时隙进行监控以接收所述第二分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类似 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素,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描绘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基站、接入终端和无线电网 络控制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3描绘了HRPD系统的前向链路交织的格式表示;
图4是可被图1和2的基站用来提供同步控制信道的前向链路时隙 的更大利用率的方法的流程图表示的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5是可被图1和2的接入终端用来提供同步控制信道的前向链路 时隙的更大利用率的方法的流程图表示的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1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