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21401.3 | 申请日: | 200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村木信子;出野美津子;长岭衣子;高岛扶有子;小林英二;加藤彰子;円居隆宏;佐川裕章;榎龙嗣;加藤郁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C12N5/10;A61K35/12;C12N15/09;C07K19/00;A61P37/02;C12N5/06;C07K14/7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孙秀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淋巴细胞 制备 方法 | ||
1.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在下述多肽(X)和/或多肽(Y)的存在下进行培养的步骤:
多肽(X):序列中含有2个以上氨基酸序列(m)、且1个以上氨基酸序列(n)的多肽,
其中,氨基酸序列(m)含有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1-3中的一个氨基酸序列、或者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1-3中的多个氨基酸序列直接或间接连接而成的氨基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n)含有序列表的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m)在序列表的SEQ ID NO.1-3所示的序列中不含有2个以上相同序列,多肽(X)中的2个以上的氨基酸序列(m)分别相同;
多肽(Y):是在上述多肽(X)中具有以下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该氨基酸序列是在上述多肽(X)中所含的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1-3的任意一个氨基酸序列和序列表的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至少一个中,有1或多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插入或附加得到的;该多肽(Y)与上述多肽(X)具有同等功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多肽(X)含有2或3个氨基酸序列(m)而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多肽(X)含有2或3个氨基酸序列(n)而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多肽(X)是具有序列表的SEQ ID NO.5、16、19、22、25、27、29、32、36、39、41、47或4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淋巴细胞是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或淋巴因子激活的细胞。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含向淋巴细胞导入外源基因的步骤。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伴随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或猿猴病毒载体导入外源基因。
8.淋巴细胞,该淋巴细胞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9.药物,该药物含有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淋巴细胞作为有效成分。
10.多肽,该多肽选自下述(a)和(b):
(a)具有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5、16、19、22、25、27、29、32、36、39、41、47和49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具有在上述(a)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或多个氨基酸缺失、插入、附加或置换而成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其是与上述(a)的多肽具有同等功能的多肽。
11.核酸,该核酸选自下述(c)-(g):
(c)编码下述多肽的核酸:该多肽具有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5、16、19、22、25、27、29、32、36、39、41、47和49的氨基酸序列;
(d)编码下述多肽的核酸:该多肽具有在选自序列表的SEQ IDNO.5、16、19、22、25、27、29、32、36、39、41、47和49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或多个氨基酸缺失、插入、附加或置换而成的氨基酸序列,该多肽与具有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5、16、19、22、25、27、29、32、36、39、41、47和49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具有同等功能;
(e)含有选自序列表的SEQ ID NO.6、17、20、23、26、28、30、33、37、40、42、48和50的碱基序列的核酸;
(f)与上述(e)的核酸在严格条件下杂交的核酸,由该核酸编码的多肽与由上述(e)的核酸编码的多肽具有同等功能;
(g)在上述(e)的核酸的碱基序列中有1个或多个碱基发生置换、缺失、插入或附加其中一种以上得到的核酸,由该核酸编码的多肽与由上述(e)的核酸编码的多肽具有同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未经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14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