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粒子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9832.6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糸井隆;味村浩司;山崎大辅;宫本胜史;鬼头哲治;宫永清一;石田浩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12/36 | 分类号: | C08F212/36;A61L9/01;C08F8/44;C08F226/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粒子 | ||
1.一种除臭粒子,其BET比表面积为10m2/g以上,所述除臭粒子是通 过将单体成分共聚而得到的,所述单体成分含有交联性乙烯基单体和具有杂 芳环的乙烯基单体,全部单体成分中的具有杂芳环的乙烯基单体的比例为4 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所述除臭粒子其进一步含有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粒子,其是通过水包油型悬浮聚合法或沉 淀聚合法得到的。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使用与单体成分的溶解度参数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为0~2.0的有机溶剂,对单 体成分进行水包油型悬浮聚合或沉淀聚合,所述单体成分含有交联性乙烯基 单体和具有杂芳环的乙烯基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粒子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具有下述工序: 使聚合得到的粒子和溶解有金属盐的溶剂接触,使金属离子担载在粒子上。
5.一种除臭纤维制品,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纤维制品,其具有片材状或其断裂片状、 粒状或立体成形物状的形态。
7.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和配 置于两个片材之间的吸收体,所述除臭粒子以粒子的状态担载在吸收体的构 成纤维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和介 于两个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使所述除臭粒子附着于纤维材料上而形成的粒子 附着片材被配置在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之间、吸收体内或吸收体与背面片材之 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粒子附着片材是通过 湿式抄浆法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9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神经源性疼痛的吡咯烷类似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