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缺损病毒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8910.0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奈杰尔·迪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里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45 | 分类号: | A61K39/145;C12N15/09;C12N15/44;C12N7/04;C07K14/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淑媛;郑 霞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缺损 病毒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学以及动物(包括禽类和人)中病毒感染,特别是甲 型流感的预防和/或治疗。本发明还涉及抗病毒治疗领域。本发明进一步涉 及生产用作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感染的活性剂的干扰缺损(DI)病毒,即 “DI病毒”的过程。“DI病毒”是确定的,通常是克隆的“干扰缺损” 病毒。“干扰病毒”通常是干扰非缺损病毒的正常复制和感染周期的缺损 病毒。(DI流感病毒制剂在本领域已为已知,但是存在遗传异质性。)
背景技术
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是感染脊椎动物的RNA病毒。该科包 括引起流感的那些病毒。
流感是以发烧、咳嗽和严重的肌肉疼痛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的病毒感 染。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差异分为三个属:甲型流感 病毒(Influenzavirus 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 B)和丙型流感病毒 (Influenzavirus C)。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含有八段单链RNA(ssRNA)。所述病毒包含主 要外病毒粒子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其中有16个H亚型 和9个N亚型,它们可能形成所有144种可能的排列。
丙型流感病毒含有七段ssRNA,因为该病毒缺乏单独的神经氨酸酶基 因(参见Lamb,R.和Krug,R.M.(1996)第45章;Orthomyxoviridae: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正黏病毒科:病毒及其复制)-Fields Virology (费氏病毒学),第三版,Raven Publishers,Philadelphia)。
人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是甲型病毒。该病毒基因组包含八个反义、单链 RNA区段。所述RNA编码9个结构蛋白和2个非结构蛋白。已知它们编 码下文列出的流感病毒蛋白:
区段1编码聚合酶蛋白PB2
区段2编码聚合酶蛋白PB1
区段3编码聚合酶蛋白PA
区段4编码血凝素蛋白(HA)
区段5编码神经氨酸酶蛋白(NA)
区段6编码核蛋白(NP)
区段7编码两个基质蛋白(M1和M2)
区段8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
甲型和乙型人流感病毒均是造成人季节病的原因,但是仅有甲型流感 病毒引起全球大流行。在人病毒中,已鉴定了三种不同的血凝素(称为H1、 H2和H3)和两种不同的神经氨酸酶(称为N1和N2)。病毒根据其组成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分为亚型。例如,引起1918年的“西班牙”流 感大流行的病毒株属于H1N1亚型。H2N2亚型出现于1957年并取代了 H1N1;H3N2亚型出现于1968年并取代了H2N2。每次取代事件已知均为 抗原性转变,并且由于整个人群缺乏对新病毒的有效免疫性,均造成了大 流行。转变之后,主要的病毒H和N表面蛋白经历叫做抗原性漂移的持续 和渐进的抗原性变化。漂移病毒引起每年的流感流行。目前H3N2和 H1N1(其在1977年重新出现)的漂移后代同时存在。乙型流感病毒不会引 起大流行流感但是有助于流行。
不过,大部分甲型流感病毒存在于各种水禽中,引起亚临床肠道感染。 例如,2003年10月,鸡流感流行病开始在环太平洋的多个国家(越南、泰 国、日本、中国、韩国、柬埔寨)蔓延,最近已到达欧洲。此病毒命名为 H5N1。H5分子在禽流感病毒中很常见,但是尚未在发现引起人流行病的 流感病毒中发现。不过,H5N1(具有惊人的致死率)的散发性人案例一直存 在,并且引起了极大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里克大学,未经沃里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8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工具
- 下一篇:用于治疗或预防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组合物和方法